2013年入冬以来,中国25个省份的100多个城市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雾霾,人们调侃说,北京的雾霾严重,不过是看不见天安门上的毛爷爷,上海的雾霾“已经严重到打开钱包抽出100元钞票都看不到毛爷爷了”。这说明()。A、生态失衡已经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变化不可逆转的趋势B、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C、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D、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己活动的重要前提

题目

2013年入冬以来,中国25个省份的100多个城市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雾霾,人们调侃说,北京的雾霾严重,不过是看不见天安门上的毛爷爷,上海的雾霾“已经严重到打开钱包抽出100元钞票都看不到毛爷爷了”。这说明()。

  • A、生态失衡已经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变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 B、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 C、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 D、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己活动的重要前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现象。防治雾霾首要任务是控制SO的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尖锐。2013年,雾霾天气位列全国十大健康事件之首,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4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月14日零时,在全国

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PM2.0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目数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气候变化绿皮书》还显示,2013年,25个省份被雾霾缠身,平均雾霾天数逼近30天,较同期偏多10.3天,创52年来之最。

在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的同时,“治霾”也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据了解,目前公布的28个省份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6个省市涉及空气污染治理内容,占比超九成,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省市明确提到要治理雾霾天气和监测PM¨。

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围绕“环保与发展”的主题,用800--10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岂能让雾霾成为中国“硬伤”?

2013年年初,长时间的雾霾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北至北京、河北,南至四川……多地空气显示“重度污染”,部分测量值突破上限。而到2013年年底,又有多达25个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首都北京作为雾霾重灾区常常见诸报端,与此同时,南京、石家庄、成都、武汉等地也因雾霾而导致污染指数频频“爆表”。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路上的“拦路虎”。

雾霾的肆意横行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伦敦就曾因雾霾不绝而被称为“雾都”。虽然其背后均有一定的自然和气候原因,但最本质的原因却是长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整个生态自净系统不堪重负。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长期依法从严治理,才是雾霾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治“硬伤”需从“头脑”开始,治理雾霾的前提是转变观念。传统的发展观念是以经济发展甚至是仅用GDP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其最终都是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雾霾之害一旦形成,想要彻底解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为实现APEC蓝,不仅需要北京放假、限行,还需要天津、河北等周边省市项目停工、工厂停产。伦敦当年也是历经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持续大量投入才扭转了污染常态化的局面。因而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健康为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环境保护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才能避免走错路。

治“硬伤”需借“手脚”使力,治理雾霾的关键是建章立制。“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治理雾霾不能靠“一阵风”或者领导的“心血来潮”,通过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法规提供强制保障才是长久之计。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饱受雾霾污染之苦时,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之后又不断完善国家的整个法制体系,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其最终效果是,到1980年伦敦的雾E1降到了平均每年5天,从而彻底摆脱了“雾都”的坏名声。目前,我国为控制大气污染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很多地方近年来纷纷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条例或实施细则,但是因为缺少制度上的相应配合措施和安排,很多关于污染控制的法律条文都流于形式。只有不断健全法律与制度,加强实施力度,方可真正治理雾霾。

治“硬伤”需为“眼前”服务,治理雾霾的核心是从严防控。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做到兼顾预防和控制,“两条腿走路”。转变观念是前提,建章立制是关键,但如果有了观念不行动,有了法律不严格执行,也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从严防控,最重要的是从严抓整改,控制污染源,对症下药。当前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矿企业废气排放、城市扬尘、车辆尾气及冬天供暖带来废气等。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整治,比如要治理城市扬尘问题,需加强施工扬尘监管。借助科技创新椎进绿色施工;要治理汽车尾气,应做到“堵疏结合”,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

“雾霾猛于虎”。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是过去不科学的发展理念、不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面对这一“硬伤”,我们不能畏缩后退,更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从现在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试想,当专业口罩乃至防毒面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时。当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只能出现在梦境里时,当我们无法告诉下一代晴朗怡人的日子是怎样的光景时.人们是否会扪心自问:“我们过去到底做了什么?我们现在又应该做些什么。

第3题: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对于雾霾天气,人们深受其害。殊不知,精神上也存在雾霾现象,如果不及时驱除,就会使心灵压抑灰暗,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浑浑噩噩,危害一点儿都不比雾霾天气小。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矛盾多。这种精神的雾霾对个人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害处多多。如何调适心情,驱散雾霾?一剂良方就是借助文艺的力量,以文“明”志、以文“养”心、以文“怡”情、以文“化”人。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借助文艺有助于驱散精神雾霾
B. 精神雾霾比雾霾天气更难驱散
C. 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精神雾霾出现的原因
D. 精神雾霾对人们的危害比雾霾天气更大

答案:A
解析:
B项“更难驱散”未提及;C项“不良生活方式”未提及;D项通过“危害一点都不必雾霾天气小”,可知是错误的;A项通过最后一句得出。故正确答案为A。

第5题:

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 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
【命题依据】
(1)唯物辩证法认为: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 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上也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 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 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 致的。
(2)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 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i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 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它还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人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地理环境是由 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 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 造成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 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人类社会及其 发展规律中关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作用的理解。
(2)本题通过一张照片来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随着经济发 展而逐步出现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2009年的重要热 点问题。包括206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以及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 化大会,都表明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利益作祟,关于气候变 化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应该是我们一直反思并努力 解决的问题。
(3)本题可以使用排谬法进行选择。A项是错误选项,人与人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不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B项是错误选项,生态失衡是由于人们在改造自 然的时候不尊重自然规律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这一现象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人们遵循 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改正自己的错误,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那自然界就不会来报复人类了。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发展低碳经济,采取低碳生活方式。C项也是错误选项,自然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都属于社会存在,在这些社会存在里,对人类社会发展起 决定性作用的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只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 延缓的作用。正确选项是D项,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社会活动对 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生态失衡给人类社会发出了信号, 要求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6题:

天津市的雾霾类型和北京市的雾霾类型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雾是自然现象,霾是人类活动频繁的产物
C.雾和霾的区别只是湿度不同
D.雾与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项对应“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实际上,雾就是……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B项正确,A项和D项“霾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均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实际上”之后的内容,雾和霾的区别并非只是湿度不同,属于曲解文意,错误。

第8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温度边界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在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雾与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分析雾与霾强调了其特殊性

C.分析雾与霾强调其普遍性

D.有雾必有霾有霾必有雾


正确答案:ACD
题干中分析了雾与霾的关系,特别是在相对温度边界具有不同的特征,相互区别,体现了其特殊性。故此题答案为ACD。

第9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但当前我国的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空气污染更是引人关注。近几年,我国的雾霾污染非常严重,2013年以来,我们四分之一国土出现雾霾,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雾霾中的PM2.5成为最新的健康杀手。我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下列关于雾霾的有关说法或治理措施科学的是( )

A. 出门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就不怕雾霾天气对人体产生伤害
B. “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
C. 研制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控制“PM2.5”出现
D. 焚烧垃圾,减少固体废弃物,做好垃圾分类,能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出现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科技知识。“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能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有利于雾霾的治理,正确;[错误选项分析]A项错误:戴口罩只能阻挡颗粒物被吸入人体,不能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C项错误:研制可降解塑料,能有效控制“白色污染”,但无法控制“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的出现。D项错误: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故会增加“雾霾天气”的出现。所以选择B选项。

第10题:

一些备受雾霾困扰的人们选择逃离,尤其是退休老人,那些环境宜居、生态良好的二三线城市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与此同时,也有少量年轻人选择移民海外。刚过30岁的大学教师李文就在今年初踏上了赴加拿大的移民之路。但不少市民和专家表示,逃离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雾霾,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是大道。
这段话的主题是:
A雾霾的治理办法
B面对雾霾的逃离
C人们面对雾霾的不同态度
D治理雾霾需要人们积极行动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

第一句和第二句分别说明了老年人和年轻人面对雾霾的做法,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举例说明,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转折关联词“但”说明主旨句是第四句,第四句提出对策面对雾霾人们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理。

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

D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项虽然也是对策,但不如D项具体;B项和C项不是描述的主旨句。

故正确答案为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