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派戒律正一派戒律的形成。

题目

正一派戒律正一派戒律的形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还得戒律自己

戒律:


正确答案:
答案:戒律:警戒、约束

第2题:

浅说道教戒律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答案: 道戒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对於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就有众多的可为与不可为的规定。东汉末年,道教形成初期尚无道戒的正式条文,但是就已有了道诫,如《太平经》中有「不孝不可久生诫」,「贪财色灾及胞中诫」等,此类道诫就是据道教教义思想对早期道教徒的行为要求。五斗米道有老君想尔戒三行九条,内容十分简练,道教徒不便执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灵宝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先後创制了「五戒」,「八戒」,「十三禁戒」和一些律文如「女青鬼律」,「玄都律文」等等。唐代道教戒律有了充分的发展,据唐代高道张万福的《传授三洞经诫法箓略说》,唐代道教已有十六种戒律,但仍以老君想尔戒为「太上高玄法师所受」之戒。宋代的《云笈七签》、《要修科仪戒律钞》等经籍中都有众多戒律,如「老君二十七戒」,「老君三十六戒」和「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等。明代永乐(1403-1424年)初年,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撰有《道门十规》,其中列有「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住持领袖」,「云水参访」,「立观度人」,「金榖田粮」,「宫观修葺」等内容,从教义思想出发对道教信仰生活的各方面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规戒,十分完备。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从其创立时起重视规戒。王重阳有《立教十五论》,内容多与全真派规戒有关。明清时期全真派又有《全真清规》和北京白云观清规二十三条传世。辛亥革命以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迅速,道教由於其教义思想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及时发展,因此在道戒方面也无重要的更新文献问世。当今中国大陆的道教宫观多订立一些规章制度以及爱国公约以发挥规范道教徒信仰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作用。

第3题:

现在中国两大道教系统是( ).

A.符篆派

B.丹鼎派

C.全真派

D.正一派


正确答案:CD

第4题:

正一道的修行方法有()。

  • A、重内丹修炼
  • B、不尚符篆,不事黄白之术
  • C、以修真养性为正道
  • D、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正一派(符箓派)跟全真派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全真派重视修炼成仙,重视个人修炼:
1)始于金代初年,王喆号重阳子,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经典。修行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
2)全真派属于神仙道教的内丹派,认为人身即丹鼎,以身中精、气、神为药物,在身中烧炼成丹,就会成仙。
3)在宋元,分为全真南北两宗。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
4)全真派建立有传戒和丛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谓之“全真”。
经箓派重视符箓道法,主要以斋蘸科仪,画符念咒为主,侧重于借助神灵的力量:
1)正一派又称符箓派,张道陵创于东汉末期。
2)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不蓄发;
3)主要以符箓斋醮,祈福禳灾、去邪僻鬼、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的道派。

第6题:

词语解释题: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


正确答案:警戒、约束

第7题:

全真派与正一派有哪些不同做法?


正确答案: 全真派是在原清修派的基础上,根据人自身修炼的需要,设置有相应的戒律,主张出家、素食、独身,力求收心定意,注重个人修为,实行性命双修,先性后命,多集体聚居在宫观庙院,也有少数人隐居于闹市、山洞、茅阉之中。
正一派是沿袭道教传统发展的形式,以宫、观、庙、院为中心,顺任人事,先度人后度己,除少数居宫观、似全真派做法外,多数是聚成集体,散守小家。除初一、十五和大型斋醮活动戒外,其余时间饮食不限。

第8题:

正一道道士提倡孝谨纯一、正心诚意、全性以养真,注重清修内养,戒律严格.修行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


正确答案:×
14.错误.改:全真道道士提倡孝谨纯一、正心诚意、全性以养真,注重清修内养,戒律严格.修行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正一道组织松散,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

第9题:

全真派戒律全真派戒律的形成。


正确答案: 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阳祖师创立的道教新宗派,与元代大德年间形成的正一派同称为道教的两大教派。王重阳祖师创立的全真派,针对宋末天师道出现的种种弊端,本着海纳百川的思想,提出三教合一的宗旨,提倡苦己利人,主张以内丹修炼为手段,达到修真成仙的目的。王重阳祖师创教之初,就对全真派的立教原则作了阐述,有《重阳立教十五论》传世,其中对全真道士的信仰生活和行为准则作了全面的规定。王重阳的几名高弟,如马丹阳祖师有「十劝」语录,劝勉门人的行为举止;邱处机真人开创了三戒之制,立「三坛大戒」。元明之际,全真派有较大的发展,创建了一系列全真道观。随著道派和道观的增多,全真派根据时世的需要,制订了《全真清规》清代全真派高道王常月祖师在住持北京白云观期间,按照邱处机真人制订的「三坛大戒」制度,在白云观开坛传戒,广度弟子,於是全真龙门派大振,而龙门派的传戒制度也一直施行至今。《重阳立教十五论》的戒律内容:《重阳立教十五论》中有关全真道士修持生活的内容,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等等。规定道士所住茅庵草舍,不得大殿高堂和雕梁峻宇,只要「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即可。至於学书,则反对「寻文而乱目」,「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才俊」。对於交友,则「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等等。《重阳立教十五论》中的戒律内容既反映了王重阳从严治教的思想,也为全真教派的戒律奠定了基础。《全真清规》的内容:明代正统《道藏》中收有出於元明之际的《全真清规》。原题作元朝全真道士通玄子陆道和编集。《全真清规》一书共十二篇,包括有礼仪、杂文和规戒等。其中《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十条,规定道士如犯过失,要按照轻重,分别给予「迁出」、「罚出」、「罚斋」、「罚香」、「罚油」、「罚茶」、「罚拜」等处罚。《长春真人规榜》则列举邱处机所定的教规,规定不可贪求、不起嗔心,不泥於声色等等。「三堂大戒」的内容:三堂大戒,又称三坛大戒,指的是由「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组成对全真教派的传授戒法。据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的《钵鉴》称,三坛大戒源自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邱处机真人当时所制定的戒法。不过只是单传秘授。清代王常月祖师住持北京白云观时,改变了邱处机真人的做法,创立戒坛,公开传授,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广收弟子,登坛说戒,度弟子千馀人。一时全真龙门派之声威大振当时受戒道士需经过一百天的戒期,因此,三堂大戒又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辛亥革命以後,道教全真教派的传戒由於种种原因而停止。公元1989年11月12日北京白云观重开戒坛,全真教派恢复了停止有半个世纪的传戒活动。

第10题:

道教中提倡“三教(儒、释、道)圆融”的是()。

  • A、正一派
  • B、上清派
  • C、灵宝派
  • D、全真道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