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

题目

修死亡无常的过程中,要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今生最后一次,这种修行方法是否有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行如风。”就是说()

  • A、要做广播体操
  • B、要做眼保健操
  • C、坐、卧、站、行姿势要端正
  • D、参加文体活动

正确答案:C

第2题:

没有得到传承能否修上师供仪?要将谁观想成上师?未接受过相应的灌顶,是否不能观想自己化成本尊?而只能观想本尊在自己前面?


正确答案: 严格来说,必须要有无上密灌顶才可以真正观修上师供,如果没有灌顶或者传承也可以念诵仪轨,在寺院中一般没有传承的人都直接观想宗喀巴大师就可以。观想的方位按照仪轨所要求,在面前或者顶上。

第3题:

清人魏源称: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他所说的行坐立卧飞都是山的()美。


参考答案:造型

第4题:

一个人在国内有住所,在国外也有住所,其住所的确定方法是()。

  • A、以其内国的住所为住所
  • B、以当事人选择的住所为住
  • C、以最后取得的住所为住所
  • D、依最密切联系的原则确定住所

正确答案:A

第5题:

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关于这一点,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包括我们菩提学会的道友,刚开始有哪些人,后来离开了多少,如今又新加入一些,这部分人还是会变的...所以从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也很容易看到无常的影子。

第6题:

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请详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仅仅明白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死亡来临时该怎么办?人在临终时,绝对有利的只有正法,它不但可免除死亡的恐惧和痛苦,而且对生生世世步入光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寂天论师云:“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困此,我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修持正法,积累善根福德,不然死时会后悔英及。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中也说:“不知死后归何处,此时无善者可怜。”
我们应时常反观自己,也许修过一些法,但对死后的去处有没有把握?在过去,很多大乘修行人活多少年,就会修持善法多少年。如果对死尚无把握,就务必恒时不离正知正念,尽量空出时间来修行,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

第7题:

我们观修无常方面,跟古大德比起来有何差距?你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正确答案: 像一些古大德,他们一辈子想的都是佛法,不图名也不求利,毕生中一直认真修行。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很多人对世间的执著特别强,口头上说要修行佛法,实则无法摆脱各种诱惑。在我们汉地有一位澄观大师(即清凉国师),他曾在生前发了十大愿:
一、长期依止一丈四方之室,除了三衣一钵,不留任何财物;
二、对名利犹如鼻涕般抛弃;
三、目不视女人;
四、不到在家人的家里走动;
五、长期诵《法华经》;
六、长期读诵大乘经典,普济群生;
七、常宣讲《华严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
九、不为虚名而欺惑众生;
十、不退失慈悲菩提心。
对照一下自己,我们能做到几条?
跟前辈的高僧大德比起来,我们心力特别差,实在是值得羞愧,但说到底,无常观还是不象古大德那样能深深地刻在心里。

第8题:

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第9题:

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正确答案: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第10题:

人的基本姿态包括()

  • A、坐
  • B、立
  • C、行
  • D、卧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