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所谓「三密相应」是指()与佛相应。

题目

密宗所谓「三密相应」是指()与佛相应。

  • A、心、意、识
  • B、身、口、意
  • C、知、情、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密宗的佛相千奇百怪,而不同于显宗,显密佛相有什么差别?


正确答案: 显宗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的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佛法认为诸佛之间有三点完全相同,称“三平等”:
(1)诸佛成佛的条件完全相同,即福慧资粮平等;
(2)诸佛断悟境界完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智慧功德的高低之分;
(3)诸佛事业相同,即救度众生的态度和作用相同,诸佛之间没有慈悲心大小的差别。
以上三点说明诸佛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诸佛也有不同个性,如形象、肤色、种姓、性别、名称、专长和成佛的具体道路等等。
显教是密教的基础,密教是显教的高级阶段,显教和密教在总的教义原则上是一致的。显密割裂、重显轻密、重密轻显都是错误的做法,乃智者所不为。
宗喀巴大师说:“显密的差别不在智见,而在方便法门。密法的‘捷径’就捷在修定的许多方便法门上。”
显法需要经过三个无量劫才能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数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凭修积资粮和破执断惑的特殊方便法门。因此,宗喀巴大师称密法为“比佛还难得的宝中之宝”,是真正大智慧的表现。
无论显密,归根结底,真正的佛是具有慈悲内核的见性真智。至于佛的形象形态,那完全是一种适应众生心理形态的方便化形,没有一定的模式。

第2题:

禅宗之见性成佛,密宗之当生成佛,此佛与释迦弥陀是异是同?后学以为就愿行圆满上区别,佛是有等级的。然则禅密诸大德,以为然否?又不立文字的心法名曰禅宗,似乎有点勉强,不如‘教外别传’圆融,心法岂是靠修习能成?


正确答案:见性成佛,是自性显露之谓,佛者觉也。性为本觉,由迷启悟曰始觉,功夫递进,曰随分觉。至圆满极果,曰究竟觉。当生成佛,乃修法时,三密相应,观成本尊,大德常在定中者,另当别论,普通学人,出观仍是凡夫。释迦弥陀,皆究竟觉,常住寂光,似在弥勒未来以前,无有比伦。此外尚有藏通别圆诸说,是亦不同。禅宗不立文字,乃一时之权巧,并非随便云云,无头乱修。必经名师,逗引开悟,悟为见道,见道而后修道,方不歧中又歧,见性而后研教,方契如来实义。此必有如猫捕鼠,如鸡孵卵之苦功,且须要如丧考妣,大死一番之精神,各有宗承,各有家风。绝非闭门造车,盲人瞎马,不能只见几个口头野狐之流,遂谓禅宗尔尔,则大误矣。

第3题:

佛教中所谓“三宝”是指( )。

A.僧

B.经

C.佛

D.法


正确答案:ACD
 ACD[解析]三宝即佛、法、僧。

第4题: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为唐代皇家密宗内道场。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4枚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举世仅存的唐密佛骨舍利供养曼荼罗。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所谓“净土三经”就是指《佛说阿弥陀经》、《()》和《()》三部佛经,是净土宗修习的主要经典。

  • A、佛说弥勒经
  • B、无量寿佛经
  • C、佛说药师琉璃光佛经
  • D、观无量寿经

正确答案:B,D

第6题:

密宗的“三密”指的是()

  • A、语密
  • B、身密
  • C、道密
  • D、意密
  • E、口密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密宗佛相具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按无上密义理,密宗佛具有七大特点,称作具七支金刚身。
(1)身具相好支。即密佛身具相好特征,如报身转轮王相有宝冠、耳环、项链、胸佩、手脚镯、宝带等六饰或八饰,珠光宝气、威仪庄严。
(2)拥抱明妃支。即大欲相。人体的气与神和各种阴阳物质都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双合现象。道中的慈悲与智慧、幻身与光明心、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等都两两相合,果地的大乐与大智慧都是双合不离的金刚体,象征根、道、果基本规律的佛身也必须是双合金刚体。
(3)大乐支。即在修炼中气入中脉后,产生一种特殊的身心快乐的感受,被称作“大乐”。这种大乐感能抑制意识活动,引发无分别智慧,是无上密法的一个主要方便法门。
(4)性空支。大乐非本具自性和实有之物,是因缘结合所产生之感受。凡缘成之物,都是性空之相,因此大乐本是性空。佛身也是事相缘有,理性本空。
(5)永不断支。凡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有为之法。存在是一种生灭不间断的续流,如流水。但“熄灭”有两种:一种是断灭,如油尽灯灭;一种是非断灭,如人的意识。
意识非永恒的存在,在每一刹那之间都在起着新旧交替、即生即灭、生灭相续不断的变化,但作为缘起的意识的总体不会断灭。众生的肉体是有形的物质组合体,属于断灭之类。虽然肉体断灭,但意识的续流永不断灭,所以才有转世和成佛。
佛的有形色之身体,是与意识为一体的“慧体”,并非物质性肉体,所以永不断灭。这就是佛体的“永不间断支”。
(6)不入寂灭支。即声闻、缘觉之类破除烦恼和业习染,证得其解脱轮回的正果时,便进入寂灭涅槃境,永不返世。但佛却不一样,虽然以智慧利剑彻底斩断了二障,但由于大慈大悲心,不忍遗弃众生,自享寂灭之乐。慧体报身住世,化身生化不息,永无间断。这就是不入寂灭的德性。
(7)慈悲饱满支。佛该断的尽断,该悟的全悟,自身功德无比圆满。
但由于无缘大慈大悲心,即使只有一个有情众生还留在苦海之中,佛的救度的任务就仍未完成,不能安然入寂。就像唯一的幼子掉入火坑时母亲的心情一样,忧心欲焚、爱心似火地永远热爱和同情一切众生,拥抱一切众生。其慈悲爱心的热情永远像十五的月亮一样饱满。这就是佛的慈悲饱满支。
以上七支佛性中,有些和显宗佛是相同的,有些是上密佛独有的。

第8题:

佛教中所谓佛、法、僧“三宝”,其中佛和法是指( )。

A.佛即释迦牟尼

B.佛即阿弥陀佛

C.法指佛经

D.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


正确答案:AD

第9题:

佛教中所谓佛、法、僧“三宝”,其中法和僧是指()。

  • A、法指佛经佛法
  • B、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
  • C、僧即佛教中的罗汉
  • D、僧即佛教的信徒

正确答案:B,D

第10题:

合作米拉日巴佛阁内第三层供奉的是()

  • A、弥勒佛
  • B、密宗事部三怙主
  • C、师君三尊
  • D、宗喀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