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

题目

皈依三宝之后,戒律中为何规定不能皈依外道?这是不是因为佛教太缺人了?你有什么体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是居士家况关系未皈依佛门,照佛戒律修持,未知和皈依功德一样否?


正确答案:皈依与修持,不必混为一谈。但既信奉佛,自当皈依,方合事理。惟修持不皈依,虽有功德,但以无师承,而信奉亦欠诚敬,功德自少。设皈依者,而不修持,或懈怠不进,亦无多大功德也。

第2题:

依据佛经所讲的皈依三宝品的皈依僧是皈依第一义僧,为何如××法师等说是皈依他们,并自称为僧团代表,他们是第三义僧是未证果的修行僧,怎么能让众生皈依呢?他今生是××法师,难道来世还是叫做××法师?根本就无能让众生依靠,这是否违背皈依三宝品的教理?


正确答案:僧团是说‘事’,乃仪规制度问题;第一义僧是说‘理’,为心性修持问题;二者不可偏废。无‘事’则不合仪规,无‘理’则徒有其表,应入门依仪规,修持依心性。所谓皈依,乃是皈依十方三宝,并非为一人之私徒。某一人虽有轮回,三宝自有常住性。再则如对某一人心不欢喜,另寻一能代表僧团者,往受皈依,未始不可,切不可因噎而废食也。

第3题:

为什么不能皈依外道天尊?为什么应该皈依佛陀?你能分清天尊与佛陀的区别吗?


正确答案:1)外道所供奉的天尊都有过患,作为佛教徒,皈依佛后不能供奉外道天尊,否则就违反了皈依戒。如果是非佛教徒,虽然可从天尊那里暂时得到一点利益,但究竟来讲,天尊既不能赐予增上生的一切人天福报,更不能赐予决定胜的究竟解脱,因此不应皈依外道天尊。
2)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这样的大仙面前,我虔诚皈依。
佛陀已经彻底调伏自心,脱离了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并且一直精勤地利益众生。所以,在佛陀面前,我虔诚皈依。
3)众生怙主佛陀与天尊截然不同:他不像大天那样以嗔心持着三尖箭,也没有以贪心怀抱女人,没有像遍入天那样手拿锋利的宝轮,没有像能瘦那样持着短矛,也不像具力天子一样拿着犁刃。佛陀已经获得了解脱,永断贪嗔痴烦恼之结,远离所知障经及爱染等烦恼障,超越生死轮回的瀑流,诚如《随念三宝经》所言:“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

第4题:

皈依三宝,有何效果?


正确答案: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第5题:

什么叫皈依佛教?


正确答案: 皈依佛教有两种皈依法:
一种是受戒皈依;
一种是信念皈依。
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寻找一个懂得戒律、自身受过相应的戒且保持戒行清净的戒师,按律部的仪轨,请求传戒。
信念皈依就是经过学习,对佛法产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宝,并按皈依要求行事。
若无坚定的信念,不坚持三皈五戒和十善戒,只参加受戒仪式,从形式上取得一个三宝弟子的“资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况,现在有很多戒行不清净的传戒者,不按戒规行事,搞所谓“遥控传戒”、“卖皈依证”等。还有进行违法活动的江湖骗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须当心上当受骗。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这种皈依表面虽然没有皈依的标志,也不搞什么形式,但只要信念和思想行为符合佛法的标准,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产生正确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萨为做人的榜样,以佛法为行为准则,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第6题:

下列何者是佛教信仰的仪式?()

  • A、进香、建醮
  • B、扶乩、烧王船
  • C、皈依三宝、受八关斋戒。

正确答案:C

第7题:

皈依三宝之后有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正确答案: (1)皈依佛以后不皈余诸天神等。
(2)皈依法以后于一切友情要远离杀害、损恼心。
(3)皈依僧以后不应于不信及毁谤三宝的人共住。

第8题:

有已皈依三宝而不素食,和有素食尚未皈依的人很多,这种人们能说正信者吗?


正确答案:皈依三宝不吃素,是信行不能合一。可以习吃三净肉,以便渐渐断绝,若单吃素不皈依,便不能说正信,因各种外道,亦多有素食者。

第9题:

自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如安胎符、化骨符、土符等救人甚多,未知可以用此救人否?


正确答案:安胎等符,皆是外道幻术,不问其有效与否,佛徒用之,皆妨正念。佛家弥陀万德洪名,可消重业;观音慈悲,寻声救苦;药师如来之咒,能治万病。如肯发心救治病者,任择前举之一法,用功修习,得一成就,既救人之色身,且能诱其入佛,而自己之慧命,亦可长养,是一举而三善也。

第10题:

佛教信徒皈依的对象是()三宝。

  • A、佛、法、僧
  • B、佛、经、藏
  • C、经、律、论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