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平行四边形麦地,底500米,高2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50

题目

一块平行四边形麦地,底500米,高2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5000千克,这块地能收获50吨小麦吗?()

  • A、能
  • B、不能
  • C、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公斤,北面的地亩产200公斤。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南北两块小麦地均由老杨管理
B.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
C.村南小麦地里施用的生物复合肥已过保质期
D.村西的小麦地里也施用了该生物复合肥,亩产只有230公斤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论据:南面施生物复合肥,北面没施生物复合肥,结果南面产量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两块地都由老杨管理,属于在对比试验中控制变量,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土壤质量不同,说明存在其他变量干扰,故无法确定究竟是土壤不同还是施肥不同导致的亩产不同,从而无法必然得出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无法确定过了保质期的肥料是否会发挥功效,表述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的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而该项是讲村西的小麦,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2题:

使用1∶50比例(角规常数F=1)的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相割一株相当于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 A、2平方米
  • B、3平方米
  • C、4平方米
  • D、1平方米

正确答案:D

第3题:

改良玉米品种后,迎春村玉米平均每公顷增加产量a吨,原来产m吨玉米的一块土地,现在的总产量增加了20吨。原来和现在玉米的平均每公顷参量各是多少?

第4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400米,这块菜地面积是()公顷。

  • A、100000
  • B、10
  • C、1000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地欲推广种植某小麦品种,计划基本苗是每公顷225万株,该品种千粒重是40克,发芽率95%,田间出苗率95%,请问每公顷播种量是多少公斤?(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 解:每公顷播种量
=(每公顷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2250000×40)/(1000×1000×95%×95%)
=100(公斤)
答:每公顷播种量是100公斤。

第6题:

角规测定()原理是整个角规测树理论体系的基础

  • A、林分每公顷断面积
  • B、林分每亩断面积
  • C、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
  • D、林分每亩胸高断面积

正确答案:C

第7题:

小麦地中茎的作用是保护幼芽出土。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平均每公顷土地仅能生产200斤棉花,却能产出1200斤的小麦,或者说是棉花产量的6倍。于是,只要当棉花的价格预计比小麦的价格高出6倍以上时,希望利润最大化的农民就会种植棉花而非小麦。以上论述是基于下列哪一前提( )。

A.比起一公顷小麦来讲,种植一公顷的棉花并把它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所花费的成本并不高
B.小麦是所有粮食中每公顷产量最高的
C.通过选择耕种哪种粮食,农民对这些粮食的价格施加了显著的影响
D.农民与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希望使利润最大化

答案:A
解析:
利润涉及销售价格和成本两方面,题干中提到了价格方面,要使结论成立就必须以种植及销售同面积的棉花的成本低于小麦为前提,即A项表达的意思;B项中产量与利润没有必然的联系,C、D为无关项,或消费品的供应无关,排除B、C、D。故本题答案为A。

第9题:

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量,这种调查方式是典型调查。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8米,高是10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7千克,这块钢板重()千克。

  • A、1240
  • B、1260
  • C、1220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