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第1题:
出票人以自己为受款人的汇票称为()。
第2题:
下列属于变式汇票的有()。
第3题:
A.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 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
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第4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都是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第5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哪位先贤讲的?()
第6题:
据考究,我国古代寓言早在()己初具雏形。
第7题: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
第8题: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意思是:仁是什么呢?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略
第9题:
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
第10题:
“己欲立而立人”的下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