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代美术发展的概况。

题目

简述明代美术发展的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盛唐诗歌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但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杜甫把诗歌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诗“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从诗歌发展来看,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杜甫则开启了一个时代。杜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大历(766—779)至贞元(785—805)初年,诗坛上多是平庸之作。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直到贞元元和(806—820)年间,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艺术成就虽不若盛唐,但百舸争流,异彩纷呈,个性之鲜明,创作之丰富,又在盛唐至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元缜、白居易除了在诗歌语言的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还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第2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概要


正确答案: 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②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
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生起”和“侧脚”的程度有所减弱,形成一种与宋代不同的特色,形象较为严谨稳重,但不及唐宋的舒展开朗。
④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⑤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⑥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第3题:

简述明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成就。


参考答案: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大量使用空斗墙,砖工精巧、砖雕娴熟,出现无量殿(如北京皇史宬、长城)。
2、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提高,广泛应用
琉璃饰面预制拼装、色彩样式与品种极大丰富,应用广泛。
3、木构架简化形成新定式
▲斗拱
斗拱结构作用基本消失,演变成纯粹的装饰构件,因此尺度变小,装饰化意味更浓。
▲梁架
梁架更趋简化,构件卷杀简化,升起与侧脚减弱,外檐重量由内梁直接挑出承托,构架整体性加强。
4、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如明孝陵,明十三陵,故宫的布局,轴线、层次、变化的手法技巧已趋成熟。
5、私园发达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门窗隔扇、天花彩画、斗拱梁枋、瓦当脊饰、砖雕石刻等日趋定型化、图案化、程式化。
7、明代家具达到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
明式家居体型秀美简洁,雕饰线脚不多,构件断面细小、多作圆形,榫卯严密坚固,能与造型和谐统一,油漆能发挥木材本身的色彩和纹理的魅力。


第4题:

请简述明代历史演义概况。


正确答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典籍丰富,正史之外,尚有大量的野史稗乘,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上自盘古开天辟地,下至明代,下至明代,各朝各代,都以通俗演义的形式相继出现,如《盘古至唐虞传》、《列国志传》、《两汉演义传》、《三国志演义》《东西晋演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北宋志通俗演义》、《皇明英烈传》等。《三国志演义》就是它们的代表作。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5题:

简述手机的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1)模拟式手机
模拟式手机泛指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一代移动通信俗称“本地通”,多采用TACS制,频分多址(FDMA.方式。TACS制于1985年由英国提出并投人商用运营。
(2)数字式手机
现在正处于移动通信的第二阶段,数字式手机泛指第二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二代数字式手机,俗称“全球通”,始于1980年,欧洲各国为了创造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泛欧蜂窝移动通信网,联合了20多个国家的电信营运商、研究所和生产商组成标准化委员会。1982年,在欧洲邮电协会(CEPT)组织内设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开发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987年在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及数字调制方面取得一致意见,进人20世纪90年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欧洲研制成功并投人商用。
(3)第三代手机(3G手机)
第三代手机以能达到3G频段为主要特征。用的第三代手机已经问世,主要采用CDMA2000技术。显然,它必须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适应,第三代手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仅能传送语音信号,也为传递图像信号奠定了基础。
②手机中可加装微型摄像头,可实时拍摄景物,使可视通信成为可能,可随意拨打可视电话。
③由于通频带拓宽,通过无线电网络技术,能轻松地上网,能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能下载网上文件和图片,实现多媒体通信。因此具有“掌上电脑”之称。
④手机与商务通浑然一体,能以手写体录人文字。
(4)第四代手机
第四代移动电话机的4G技术已经问世。美国AT&T实验室正在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研究的目标是提高手机访问互联网的速率。目前,手机上网的连接速率大约为调制解调器的1/4,而采用4G技术的连接速率一开始就能达到拨号调制解调器的十几倍,但现在还不能将这种技术转向实用化。

第6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②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第7题:

简述我国体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体操发展概况:
体操在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体操的萌芽。它是巨有民族特点的古代体操,引进的近代体操和不断进步的现代体操,构成我国体操历史发展的主干。1908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徒手体操和兵式操。1958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大型体操比赛。1964年,由于国际体联的原因,我国退出国际体操组织。1978年,我国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合法席位,才被重新恢复。1979年,在间隔15年之后,我国体操选手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重露头角。80年代举行的两届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运动员连获佳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体操运动的格局、赛制、规则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体操界同心协力,在造辉煌,持续稳定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第8题:

简述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园林建筑的兴起。宋后期,李诫编修的建筑专著《营造法式》,是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明末,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当时园林艺术的总结。园林建筑的大量兴起,家具作为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应的发展。木材的丰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为家具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木工具的提高。

第9题:

简述心理学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1)古希腊柏拉图把灵魂分为欲望,勇敢,智慧。;
(2)16、17世纪,法国生理学家笛卡尔首次提出“反射”概念;
(3)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创建了世界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4)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得创建“精神分析学派”。

第10题:

略述明代中叶以后戏曲繁荣的原因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从明初到中叶,经过比较长期的稳定,国内各大都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既为明中叶时期戏曲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明中叶后出现的王学左派思想,也打破了程朱理学的长期统治,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戏剧的产生扫除了思想上的障碍。被统治者看作“异端”的进步思想,直接促进了明中叶后一些具有反封建思想倾向的戏曲的产生;嘉靖中叶以后,明代的主要戏曲传奇的形式日趋完善,大小自由,结构多样,曲、白分工更加明确,音乐的融化性也更强,各种声腔相互交流和吸取。以上三点,促进了明中叶以后戏曲的繁荣。
这一时期戏曲的繁荣首先表现在戏曲创作的大丰收上。戏曲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作家作品。杂剧方面出现了优秀的作家徐渭。传奇方面的成就更加辉煌。汤显祖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另外如梁辰鱼的《浣纱记》、冯梦龙详定的《精忠旗》等均称佳作。明传奇发展到后期虽产生了不少逞才之作,题材狭窄,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开始注意现实,不满才子佳人老套,如李玉在明末写成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剧,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描写统治阶级丑恶的精神面貌也相当深刻。
由于戏曲创作的大丰收,出现了不少的戏曲流派,较大的有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及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吴江派与临川派的热烈争论及其成果,对戏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论战,两派作家对格律和修辞的关系,文采、本色和当行的关系,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以及剧本的演出观点等方面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这些从长期争论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具体有高度的实践意义。反过来又促进了当时创作的繁荣。从晚明开始,就出现了象李玉那样既富才情,又娴音律的大家。所以流派各别是这一时期戏曲繁荣的第二个表现,也推动了戏曲的发展。
戏曲论著大量出现,形成理论探索的高潮是本时期戏曲繁荣发展的第三个表现。如王骥德的《曲律》全面论述南北曲的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方面;对杂剧、传奇、散曲等作品也有所评论。是中国最早而又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吕天成的《曲品》保存了不少明代戏曲史料,并以音律为标准,对部分作品加以短评。明末清初李玉的《北词广正谱》对北曲曲牌搜罗详备,戏曲作家常用为填写曲词的依据。另如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剧品》、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等都颇多有价值的短评或论述。
戏曲整理与出版的显著成绩是晚明戏曲发展繁荣的第四个方面的体现。臧懋循的《元曲选》、毛晋的《六十种曲》、沈泰的《盛明杂剧》,以及《词林一枝》、《摘锦奇音》等通俗戏曲选刻本的流传,对戏曲创作与演出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