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论述欧洲歌剧的发展概况。

题目

试举例论述欧洲歌剧的发展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举例论述构图中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主体安排忌孤单,无陪衬;
2、主体位置忌居中,人物忌正面;
3、画面忌被线条割裂。尤其是平分割线;
4、水平线忌歪斜不稳;
5、主体与陪体等忌宾主不分,喧宾夺主;
6、横竖线条忌等距排列无疏密变化;
7、景物断续线忌无高低起伏,一字排开
8、画面忌杂乱无章。

第2题:

试举例论述清朝的招牌广告相对宋朝有何发展和变化?


正确答案: 至明清时代,招牌广告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更趋成熟。
1.宋代以前的招牌仅仅是作为店铺的标志而已,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而明清时代的招牌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因而在商业活动中表现为讲究商业道德与商店信誉。
2.清朝时期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的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
3.在招牌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1853年)冬的“内联陛鞋店”,其招牌是由于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故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联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
4.在招牌内容上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是国内的一大特产。“六必居”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大奸臣严嵩之手,据说是其府中一位聪明的丫头采用妙计,在无意中让严嵩写下来的。店主得到后如获至宝,立即做成牌匾挂出,大肆宣传,使商店的买卖更加兴隆。
5.中国古代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对招牌在形式和制作上也非常讲究。除了取名生动贴切外,还不惜以重金聘请名家来为商店字号书写招牌广告。
6.招牌的制作装潢非常讲究,多采用楠木和传统的工艺休漆等上好材料,精心制作。

第3题:

试举例论述电影电视的“高度综合性”。


参考答案:高度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艺术吸取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的多种艺术成分,并将其有机地融汇在自己的艺术符号体系之中,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综合艺术中电影、电视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综合性,更使影视迅速发展成为新型的现代艺术。影视艺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可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等诸多艺术都融人其中,使其具有多方面的、立体的艺术表现力。(举例从略)

第4题:

为什么说民俗是民族精神构建的内在凝聚力?试举例论述。


正确答案:任何民俗说到底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它是集群而居的初民在共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下,相同的心里、生理机制不约而同滋生的共同约定和俗识。民俗本身就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以各种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石。所谓时代民族的心精神新概念,它本身就蕴含着过去的遗存内涵,历史精神的合理内核。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本身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于今天的世代链环,为一个国家固有的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作了层层的积淀。
例如,人生社会民俗中,重阳节登高敬糕尊老,春节元旦日让小辈先饮屠苏酒扶幼,其精神,今天仍为国家倡导,全民响应的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

第5题:

试举例论述形式美教育的特征。


正确答案: 形式美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遍宜人性,符号直觉性和形式仿效性。
普遍宜人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普遍适用和乐于接受的特性。形式美广泛存在,并且适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它的独立审美价值可以随时地使人产生愉悦,自然而然地受到美育。
符号直觉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借助符号形式而获得当下直接领悟的特性。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形式外观的造型符号,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获得感性直观,经过形式美育的反复训练,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素质,然后上升直觉高度,加强人对形式符号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进一步的体验和领悟。
形式仿效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可使人通过对经典形式美的仿效而达到对形式美的创造性运用。形式美教育应以经典艺术为形式美的典范,同时让接受者进行模仿效法,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在反复多次的联系中掌握形式美的规律和技巧,达到运用形式美,并能动地创造形式美。

第6题:

论述外国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


正确答案: 1)外国的古代园林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庭园,古埃及与西亚园林,欧洲古代园林。
(1)日本造园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喜欢自然式,受中国造园影响。早期有掘池筑岛,饮明天皇时纷纷营造宅园多以池岛为主题“水石庭”。平安时代后期多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为模式,武士时代出现枯山水式庭园,桃山时期以桂离宫等为代表。明治后园林开放。种类有林泉式、筑山庭、平庭、茶亭和枯山水。
(2)古埃及与西亚园林,埃及最浩大、宏伟的是金字塔,成为墓园,;奴隶主的私园以树木和水池为主要内容。西亚地区奴隶主的私园是引水筑园,花园修置整齐,有“天国乐园”。
(3)欧洲园林公元前3世纪为有秩序的整形园。古罗马出现了山庄园。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勒诺特尔风格。18世纪自然风景园得到发展;私园也开放。
2)外国近现代园林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只有在中央林荫道是规则式,纽约的中央公园为典范。

第7题:

试举例论述艺术符号的特性。


正确答案: 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意蕴性和交流性的特性。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超越国界、超越历史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正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了人类的共同情感。
意蕴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基本采用单纯的黄色调,用凝练的符号宣泄了难以言状的狂热激情,令人回味无穷。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的是自己深切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深沉的情思通过艺术符号,被历代欣赏者所体悟,所接受,完成了与诗圣的情感交流,形成强烈的共鸣。

第8题:

举例论述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早期(1920-1949年)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拍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从此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
发展期(1950-1959)新中国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动画创作队伍,为中国美术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骄傲的将军》是中国动画片在民族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从此确立了中国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发展方向。
第一高峰期(1960-1965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动画艺术家创作群体形成,动画片创作健康发展、精品迭出的时期。这期间上海美影厂大约生产了20部动画片,大体上确定了我国动画片题材形式的基本类型,并且形成浓郁的民族气息。
第二高峰期(1977-1989年)在这一时期,民族风格得到进一步强调,艺术样式更加丰富。同时这一时期也确立了“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
转型与再创业(9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仅注重社会效益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观念的转变,从以电影动画制作为主向以电视动画制作为主的模式转变。

第9题:

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
调和的主要特点是差异中趋“同”,是两种或多种相似因素的相互联系,使之和谐统一,形成差异不大的变化,产生协调的美感。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组合,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
作为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对比和调和,都是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表现出多样统一的和谐美。

第10题:

论述宋词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北宋初期:
①晏殊、欧阳修。
②柳永。
③范仲淹。
中期:
④晏几道。
⑤苏轼。
后期:
⑥周邦彦。
南宋:
⑦李清照。
⑧李纲、岳飞、胡铨、张元干、张孝祥。
⑨辛弃疾。
⑩陈亮、刘过、刘辰翁、文天祥。
南宋中期以后,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