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分成几个音乐小组,经常相互探讨合作,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那么

题目

某班分成几个音乐小组,经常相互探讨合作,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那么教师可运用()的方式对该生进行评价。

  • A、调查
  • B、互评
  • C、他评
  • D、自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全班活动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它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习并培养合作精神。()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第2题:

某班有30个同学选了生物课,25个同学选了物理课,如该班共有40个学生,那么两门课都学的同学至少有几个?( ) A.25 B.30 C.20 D.15


正确答案:D
由题可列算式30+25—40=15个。故选D。

第3题:

在小组工作中,小组进入良性的成熟阶段的标志有( )。

A.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B.更愿意接纳他人

C.小组活动运作状态良好

D.组员之间更愿意了解和被了解

E.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肯定


正确答案:BCDE
小组的关系结构稳定,小组活动运作状态良好,组员之问更愿意了解和被了解,更愿意接纳他人,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肯定,提出的建议或计划也更加现实。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小组进入了良性的成熟阶段。

第4题:

一位教师在讲授《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之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要求每个学生按照分工写出校园早晨的某个特点。动笔之前,教师安排小组成员先讨论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分工和任务。写好后,每个小组共同完成结尾,合成一篇文章。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

A.材料中运用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B.“每个学生分别写出校园早晨的某个特点”体现了自主学习
C.“小组成员讨论校园早晨的特点”体现了探究学习
D.“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结尾”体现了合作学习

答案:A,B,C,D
解析:

第5题:

某班有30个同学选了生物课,25个同学选了物理课,如该班共有40个学生,那么两门课都学的同学至少有几个?( )

A.25

B.30

C.20

D.15


正确答案:D
由题可列算式30+25-40=15(个)。故选D。

第6题:

小明是一名外企职员,经常与其他同事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合作,虽然小明仅在公司工作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但已经有了很广的人脉,很受同事们的喜爱。那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满足了小明( )的需求。

A.社会

B.成就感

C.物质

D.尊严


参考答案:A

第7题: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 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 A.16 B.17 C.18 D.19


正确答案:B
依据题意,只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有15—10=5人,只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有18-10=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同学有10人,所以有40一23=1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故选B。

第8题:

小组成员要控制在( )名以内,人数太多了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彼此分工协作或选择不同的题目。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古廷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四个小组分别确定了历史研究主题,其中最准确的是()

A.保守狭隘导致帝国的衰落

B.信仰差异导致帝国的衰落

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

D.种族矛盾导致帝国衰落


参考答案:A

第10题:

()是彩色彼此间相互区分的属性。


正确答案:色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