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模式

题目

简述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模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请简要回答在实施任务驱动法时通常采用的几个教学环节。


答案:
解析: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第2题: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关注学生个性是评价的出发点;2、明确师生角色的定位是评价的基础3、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评价关注的主要内容;4、关注信息技术的作用是特色所在。

第3题:

简述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


答案:
解析:
(1)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是指为了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和环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工具为学生提供模式、教练和支架,学生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下,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通过合作、社会交互以及知识的社会建构,促进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并运用到真实的实践中去,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2)情境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协作学习、总结提高。

第4题: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功能;3、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系统地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第5题:

请结合具体教学事例,论述中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方式如何实施?


正确答案: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例略)

第6题:

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答案:
解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第7题:

情境学习模式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Vanderbilt大学认知技术课题组提出的()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抛锚式

第8题:

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请描述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对任务设置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任务设计应恰当,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参与任务完成; (2)任务应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呈现,将任务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3)任务的难度要适宜,具有驱动的特点,不能过于简单或复杂;
(4)对任务完成所需的资源要进行设计;
(5)任务驱动学习往往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
(6)可为学习任务完成提供范例;
(7)任务完成的情况应进行评价。

第9题:

简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正确答案: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
2、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
3、强调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进行问题研究
4、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5、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6、强调学生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第10题: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2、掌握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3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5趣味性和严谨性相结合的原则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