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从曾某开的诊所买了假药后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执法人员李某接到投诉后,立即携同王某到诊所进行查处。李某一到诊所就对曾某开具了有区药品监督管理制发的罚款200元的罚单。有关本案中李某对曾某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罚款200元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B、李某在作出罚款决定前未履行告知程序C、李某不能一人取证D、李某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前可以不表明身份

题目

王某从曾某开的诊所买了假药后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执法人员李某接到投诉后,立即携同王某到诊所进行查处。李某一到诊所就对曾某开具了有区药品监督管理制发的罚款200元的罚单。有关本案中李某对曾某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罚款200元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 B、李某在作出罚款决定前未履行告知程序
  • C、李某不能一人取证
  • D、李某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前可以不表明身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购买中巴车从事个体客运,但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一直未缴纳税款。某县国税局要求李某限期缴纳税款1500元,并且在对案件进行调查后,依照行政处罚一般程序,依照李某的违法行为直接向李某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李某罚款2000元。同时告知李某有关的救济权利。后因李某逾期未缴纳税款和罚款,经国税局多次催缴,李某仍未缴纳。该国税局依法对李某采取了强制措施,将李某的中巴车扣押。李某认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罚款行为不符合法定程序,确定的税款过高,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李某于2008年 1月20日向有关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税务机关对李某作出的处罚决定说法正确是( )。

A.该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定程序

B.税务机关在对李某进行处罚前,应当向李某送达《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

C.税务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主动组织听证

D.税务机关对李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E.税务机关对李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正确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核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税务机关在对个人作出2000元以上罚款之前,应当向被处罚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应当举行听证的案件,税务机关不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第2题:

李某驾驶的货车无道路运输证,交通局遂扣留了李某的驾驶证和车载货物,要求李某缴纳罚款8000元。李某拒绝缴纳,交通局将车载货物拍卖抵缴罚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扣留驾驶证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扣留车载货物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C.拍卖车载货物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D.对李某作出缴纳罚款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答案:C
解析:
《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所以A、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12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2)划拨存款、汇款;(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5)代履行;(6)其他强制执行方式。因此,拍卖车载货物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C项说法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第2项的规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所以D项说法正确。故选C。

第3题:

市物价局执法人员在进行物价执法检查时发现,个体工商户李某经营的商店有部分商品未明码标价,遂对其处以500元罚款,李某请求执法人员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市物价局执法人员王某说道:“罚你500算少的,够便宜你了,当场处罚要什么处罚决定书?”,李某对此处罚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物价局执法人员下列行为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是?( )

A.在作出决定前告知李某处以罚款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B.充分听取李某陈述和申辩

C.因李某不服申辩而加收罚款

D.市物价局指派两名执法人员对李某商店进行检查


参考答案:C

第4题:

王某从曾某开的诊所买了假药后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执法人员李某接到投诉后,先对王某作了笔录,同时向王某收集了从曾某诊所购买的假药并拍了照片以及诊所所出具的售药收款收据,提取了王某的身份证复印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王某所作的笔录,属当事人陈述
  • B、诊所的假药和对涉嫌伪劣产品所拍摄的照片,属于物证
  • C、诊所所出具的售药收款收据属于物证
  • D、身份证复印件属于书证

正确答案:B

第5题:

李某,男,21岁,初中毕业后就待业在家, 整日游手好闲。某日中午,李某同未成年人沈某(13周岁)将幼女王某领到玉米地里,先后对王某实施轮流奸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轮奸”
B.李某的行为属于“轮奸”
C.李某构成强奸罪
D.李某和王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B,C,D
解析:
沈某实施奸淫行为时不满14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但不能因此否认其奸淫行为的存在。李某与沈某对同一幼女轮流实施了奸淫行为,即使沈某不负刑事责任,也应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且属于“轮奸”。

第6题:

交警李某在执勤时,发现—辆轿车闯红灯,便将该车拦住。李某向车主出示了自己的证件,随后告 诉车主周某闯红灯应该罚款30元,并告诉周某,如果不服可向交通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周某不愿掏罚款,在李某要开罚单时,用手拉住李某的手央求李某不要开罚单,反复强调自己是无意的,而 且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由于李某还要继续执勤,对周某的行为特别反感,遂推开周某的手,并以其态度不好 为由,加罚了10元,开了一张40元的罚单,并当场将罚款收缴。下列有关本案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李某的处罚应当适用一般处罚程序,至少应当是2人在场 B.李某当场收缴罚款的行为是合法的 C.李某对周某加罚10元的行为是违法的 D.李某的处罚行为及其适用的处罚程序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C
依《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 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行政处罚法》第47条规定,只有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的;不当场收缴事 后难以执行的,才可当场收缴罚款。本案应适用简易程序,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不得当场收缴 罚款,所以ABD三项错误。又据第32条第2款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圆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故C 项正确.当选。

第7题:

某市辖区的交警李某以王某闯红灯当场作出50元罚款的决定,并要求王某当场缴纳。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交警李某无权当场收缴
B:对王某的罚款决定书,李某无需签名或者盖章,由区交管局盖章
C:交警李某收缴王某50元罚款,须出具区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D:李某应当向王某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答案:D
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7条第1款规定:“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第108条第2款规定:“对行人、乘车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罚款,当事人无异议的,可以当场予以收缴罚款。”据此,只要交警当场作出200元以下罚款,且受处罚人无异议的,即可当场收缴。A项称绝对无权当场收缴的说法是错误的。《行政处罚法》第34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根据上述规定,当场作出的处罚决定书必须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故B项错误。根据上述第1款规定,D项显然正确。《行政处罚法》第49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据此,罚款收据应当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故C项错误。

第8题:

市监局执法人员在进行物价执法检查时发现,个体工商户李某经营的商店有部分商品未明码标价,遂对其处以500元罚款,李某请求执法人员交付行政处罚决定书,市物价局执法人员王某说道:“罚你500算少的,够便宜你了,当场处罚要什么处罚决定书?”,李某对此处罚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关于市监局的处罚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监局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合法

B.市监局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违法

C.市监局执法人员可口头作出处罚决定

D.市监局执法人员应在制作行政处罚决定后7日内交付李某

2.市监局执法人员下列行为符合《行政处罚法》和《程序暂行》规定的有()

A.在作出决定前告知李某处以罚款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B.充分听取李某陈述和申辩

C.因李某不服申辩而加收罚款

D.市监局局指派两名执法人员对李某商店进行检查


参考答案:1.B;2.ABD

第9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 B、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 D、李某与王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执法人员王某对违法行为人李某没收50元以下财物,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