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原告饶某以科研为由向被告某镇人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

题目

2013年4月,原告饶某以科研为由向被告某镇人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被告公开当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数及用途,被告收到申请后预期未予答复,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主体不适格
  • B、该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主体不适格
  • C、原告不应当公开被告所申请的信息
  • D、被告的诉讼请求会被驳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法院应当受理下列哪些对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提起的诉讼? A.黄某要求市政府提供公开发行的2010年市政府公报,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 B.某公司认为工商局向李某公开的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向法院起诉 C.村民申请乡政府公开财政收支信息,因乡政府拒绝公开向法院起诉 D.甲市居民高某向乙市政府申请公开该市副市长的兼职情况,乙市政府以其不具有申请人资格为由拒绝公开,高某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BCD
答案暂无

第2题: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出征地批复),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方案、供地方案。2013年5月28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作出《关于刘某、姚某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称:“你们所申请公开的第3项(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不属于公开的范畴。”并按申请表确定的通信地址将《答复》邮寄给申请人。2013年7月8日,姚某、刘某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未就政府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永泰县国土资源局答辩称:“一书四方案”系被告制作的内部管理信息,处在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被告没有公开的义务。

根据上题所述,永泰县人民政府若作出了维持县国土资源局的行政复议决定,则姚某、刘某应当以( )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A.永泰县人民政府
B.永泰县国土资源局
C.永泰县人民政府和永泰县国土资源局
D.永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答案:C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故本题答案选C。

第3题:

金某因举报单位负责人贪污问题遭到殴打,于案发当日向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久拖不理。金某向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区公安分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金某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B.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某县法院公开审判王某奸淫幼女案,县检察院以人员不足为由,未派人员出庭支持公诉。法院经审理,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5年。法定期限内检察院没抗诉,被告没上诉,判决生效后,王某的亲属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请,本案在诉讼程序上的错误是:
A.王某的亲属向原法院提出申请
B.检察院未派人员出庭支持诉讼
C.法定期限内检察院没抗诉
D.公开审判


答案:B,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故B项错误,第241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故A项正确。第183条规定:审判第一 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故本案中,涉嫌隐私,法院应当不公开审理,故D项错误。第217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的理由是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若没有错误,则不提起抗诉。故C项正确。

第5题:

下列对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提起的诉讼,哪些可以不受理?

A:黄某要求市政府提供公开发行的2010年市政府公报,遭拒绝后向法院起诉
B:某公司认为工商局向李某公开的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向法院起诉
C:村民申请乡政府公开财政收支信息,因乡政府拒绝公开向法院起诉
D:甲市居民高某向乙市政府申请公开该市副市长的兼职情况,乙市政府以其不具有申请人资格为由拒绝公开,高某向法院起诉

答案:A
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诉讼,虽属于行政诉讼,但这类案件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双方发生的情形之一是对是否属于政府信息意见不一而诉至法院,是否属于政府信息由法院作出裁判,即使是当事人所申请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亦是如此。本题中,副市长的兼职情况属于政府信息,即使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存有争议,也应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6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2条,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肖某向乡政府提出农村宅基地用地申请。乡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肖某收到批件后,不满批件所核定的面积。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错误?( ) A.肖某有权以乡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B.肖某有权以乡政府和县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C.肖某有权以县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D.肖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以乡政府为被申请人


正确答案:ABD
对于“下级审核、上级决定”的行政许可案件,上级机关的决定才对当事人的权益发生实际影响,该决定属于行政许可决定,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起诉。下级机关的审核对当事人权益不发生影响,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可申请复议或者起诉。本案中,乡政府的审核,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故不可对乡政府为被告起诉,也不得以乡政府为被申请人中请行政复议。故本题选ABD。

第7题: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出征地批复),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方案、供地方案。2013年5月28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作出《关于刘某、姚某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称:“你们所申请公开的第3项(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不属于公开的范畴。”并按申请表确定的通信地址将《答复》邮寄给申请人。2013年7月8日,姚某、刘某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未就政府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永泰县国土资源局答辩称:“一书四方案”系被告制作的内部管理信息,处在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被告没有公开的义务。

本案中,若姚某、刘某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未就政府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为由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 )和时间。
A.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
B.申请行政复议的证据目录
C.申请行政复议的材料名单
D.有无犯罪记录

答案:A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11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故本题答案选A。

第8题:

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哪些说法正确?()

A.谢某向城建局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应提供身份证明

B.公务员梁某的工资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事项

C.谭某向交管局申请公开某出租车司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交管局以个人隐私为由不予公开

D.江某只能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社保局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参考答案:AC

第9题:

田某为在校大学生,以从事研究为由向某工商局提出申请,要求公开该局2012年度作出的所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局拒绝公开。田某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因田某不具有申请人资格,拒绝公开合法
B:因行政处罚决定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拒绝公开违法
C:田某应先申请复议再向法院起诉
D:田某的起诉期限为3个月

答案:D
解析:
【考点】政府信息公开【详解】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至12条的相关规定可知,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属于政府应主动公开的重点政府信息。所以B说法错误不选。另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规定可知,田某从事研究符合该条的科研的特殊需要,有权申请公开,具有申请人资格。所以A说法错误不选。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3条第2款规定可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不属于复议前置的范围,因此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C说法错误不选。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说法正确应选。

第10题:

下列有关信息公开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就拖欠工资事项多次向劳动局、司法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张某又就同一事项向公安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公安局以其曾就同一事项多次向劳动局、司法局提出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为由,不予答复
  • B、郑某以政府信息公开名义向公安机关申请查阅其被王某殴打的治安案件的案卷材料,公安机关告知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 C、谢某听说有恐怖分子到其所在城市实施恐怖活动,便向公安机关申请公开公安机关掌握的涉恐人员名单及侦控方式。考虑到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影响,公安机关可以予以公开
  • D、李某认为某县公安局没有在互联网上开设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的咨询,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