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题目

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政策评估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2)以研究取代服务,以好恶取代科学
(3)以评估作为沽名钓誉的手段,以形式取代实质
(4)政策评估组织不健全,尤其是民间的评估机构发育缓慢
(5)人才、经费缺乏
(6)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校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办学方向的评估;
(2)学校组织和领导班子的评估;
(3)学校环境评估;
(4)学校德育工作评估;
(5)学校教学工作评估;
(6)教师管理评估;
(7)学校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评估;
(8)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

第2题:

项目政策环境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政策
②国家和地方的货币政策
③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
④国家和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第3题:

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


正确答案:(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对政策评估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政策评估之所以未受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足够重视,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存在障碍。为此,必须加强思想建设。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政策评估工作者要利用各种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媒体的优势,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陈旧的观念,重新认识到评估的作用和意义。其次,要端正政策评估的指导思想。政策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旨在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政策效果的优化。因此,政策评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除了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之外,更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探究原因,发挥其诊断和批判的功能,而不应是决策者沽名钓誉的手段。 (二)培育评估的非政府政策评估中介组织 目前,我国的政策评估主要由政府自行评估,少部分由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承担。为改变我国政策评估的体制性弊病,我国应该培育政策评估类的社会中介组织,并逐渐使政策评估由政府外的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承担。这也是国外政策评估的基本方式。因此,建立政策评估的非官方组织,并且应成为政策评估的重点。非政府政策评估组织聚集了大批专门从事政策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人士,有利于提高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在社会沟通方面,非政府组织具有巨大优势。非政府组织成员作为“非官方人士”,更能够接近社会基层中直接受政策影响的标的群,更容易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更能深刻体会到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从而既有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也能保证政策评估的客观真实性。在这方面,美国的兰德公司、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立独立的专职政策评估中介组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建立政策评估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是评估的依据。没有真实、详尽的信息资料,公共政策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将无从谈起。应该成立相应的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制订信息管理办法,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系统;规范评估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建立评估信息披露制度,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的截留、失真,以保证公共政策评估组织能够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 (四)实现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 首先,要实现公共政策评估工作的程序化。在评估方法上要坚持价值判断与事实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结论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估时间的选择上,对于见效快的政策应进行终结性评估,对于见效慢的政策则采用阶段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评估都要充分考虑政策的“时滞效应”及“连带效应”,力求评估系统全面,并将评估结论公之于众。其次,要建立政策评估基金。政策评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长期深入到实践中去收集浩繁的信息,需要耗费巨额资金。经费的充足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评估工作能否顺利推行。在现阶段评估性中介组织尚不发达的时候,政策评估仍需要政府解决评估资金的来源问题。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设立政策评估基金会,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注入。再次,要重视评估结论,消化、吸收评估成果。最后,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评估作用。政府应通过规章制度将公众评估纳入决策中心的议事日程。同时,规范政策评估主客体的权力与责任,规范政策评估主客体的相关行为,使政策评估真正能够落到实处,促进政策的科学化。

第4题:

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 A、以非营利评估为主导,以营利评估为主体的评估体系
  • B、评估标准以价值判断为主
  • C、评估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 D、在评估对象方面以政策产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 E、评估与决策相对分离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评估医疗器械缺陷,主要有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对医疗器械缺陷进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是否发生过故障或者伤害;在现有使用环境下是否会造成伤害,是否有科学文献、研究、相关试验或者验证能够解释伤害发生的原因;伤害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和人群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程度;伤害发生的概率;发生伤害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其他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因素。

第6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坚持和保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3)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4)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
(5)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7)尊叫信仰自由政策;
(8)加强和巩固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9)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

第7题:

工作实绩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排列法;等级法;因素比较法;自我他人评估法。

第8题:

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主要工作。()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政府资助为主、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覆盖范围。所有农村居民都可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时足额缴纳合作医疗经费。
(2)筹资标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约为年人均55元,原则上农民个人每年每人缴费不低于10元,经济发达地区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相应提高缴费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持。
(3)政府补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平均每年每人补助10元,中西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不低于每年每人10元,东部地区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资助总额应争取达到20元。地方各级财政的负担比例可根据本地经济状况确定。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中医药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60元的标准补助,对东部省份按照中西部地区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困难地区可以分两年到位。
(4)统筹层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起步阶段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
(5)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补助参合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其中,住院费用的支付水平约为35%。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与小额医疗费用补助结合的办法。各县(市)确定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鼓励参合农民充分利用乡镇以下医疗机构的服务。新农合现由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农合办”管理资金的筹集和支付。

第10题:

我国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有()。

  • A、尚缺乏正式的公共政策评估组织
  • B、缺乏正确的政策评估机制
  • C、缺少正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
  • D、尚未充分重视公众对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