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犯罪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大学生邓某在某网络借贷平台上以年利率36%的利息借款30万元,借期1年,并上传了本人手持居民身份证的裸照作抵押。该平台负责人江某以5%的年息向银行套取30万后,将钱转给了邓某。到期后,邓某没有归还借款,江某要求其归还借款,否则将把邓某裸照发到网上。江某构成高利转贷罪和敲诈勒索罪
  • B、刘某到吴某家修理燃气灶,吴某妻子让刘某进屋修理,吴某进屋后看到放在桌子上的金项链,遂生贪念,将项链装入口袋。吴某妻子发现项链不见,遂揪住刘某要其归还项链,刘某恼羞成怒,用拳头将其打晕后逃离。刘某构成抢劫罪,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C、黄某将价值1万元的一幅画交给谢某保管。某日,谢某携带画外出与他人共欣赏,彭某看上此画,出价2万元购买。谢某便将此画出售给彭某。后黄某向谢某索要画,谢某称画已售,无法返还,只能将2万元还给黄某。谢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 D、陈某在路上看见一个4岁小孩坐在商铺边玩Iphone7手机(价值6000余元),遂用玩具汽车引诱其与自己交换。该小孩遂拿过玩具汽车,将手机交给陈某。陈某构成诈骗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正确答案:B
6.【答案】B 【考点】.共同犯罪【解析】 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丙是帮助犯,因此该共同犯罪属复杂共同犯罪.A项正确,故意杀人罪不是必要共同犯罪,即不是必须表现为共同犯罪的犯罪.因此,B项错误.甲、乙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故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故C.项正确.,丙是帮助犯,帮助犯一般认定为从犯,故D'项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保险公估人法律责任的认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D
D项,我国保险公估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受害人应提供证据证明保险公估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或者有过错的,而且自己所蒙受的损失同保险公估人的过错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3题:

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甲、乙共同盗窃一辆汽车,价值200万,销赃50万,甲分得45万,乙分得5万元。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50万
B.甲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45万
C.乙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5万元
D.乙起的作用明显较小时,应认定为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C
解析:
各共同犯罪人应对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及其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即本案中对甲和乙都应按盗窃数额200万适用刑罚,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分别按照刑法规定的相应处罚原则,予以处罚。

第5题:

下列关于不作为犯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B.认定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时要特别慎重
C.纯正的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特殊问题
D.不作为犯一般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答案:C
解析:
纯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其“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的犯罪形式是一致的,即都是不作为。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常态问题,在行为形式方面一致,没有任何障碍或特别之处。C选项说法错误。不纯正不作为犯是适用法律认定犯罪的非常态、特殊问题,因为在行为形式方面存在不一致,应当特别慎重。不作为从表现形式看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违反规范的法律性质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第6题:

我国关于洗钱犯罪主体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人可以构成洗钱犯罪主体

B.只有自然人才能构成洗钱犯罪主体

C.上游犯罪主体可以构成洗钱犯罪主体

D.上游犯罪嫌疑人审判之前,洗钱犯罪主体的洗钱犯罪事实不能认定


正确答案:A

第7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缉毒人员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B.缉毒人员事前通谋,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C.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醇酸酐,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D.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毒品犯罪中具体罪名的认定。参见《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规定。

第8题:

下列关于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概念从宏观上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B.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

C.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基础

D.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E.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参考答案:A, B, D, E

第9题:

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答案:A,C,D
解析:
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有所分工,存在着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区别的共同犯罪形态。本案中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丙是帮助犯,有明确分工,因此是复杂共同犯罪。A选项说法正确。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刑法规定的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共同犯罪形态。故意杀人罪是既可以由一人单独实施的犯罪,也可以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因此不属于必要共同犯罪。B选项说法错误。在认定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要标准,以分工为次要标准。本案中以甲作为教唆犯,乙作为实行犯在杀害丁的共同犯罪中均起到了主要作用,可以认定为主犯。C选项说法正确。丙作为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的是辅助作用,为从犯。D选项说法正确。

第10题:

关于工伤认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职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但存在醉酒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B.职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但存在犯罪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C.职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但存在吸毒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D.职工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但存在自杀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工伤的认定。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是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使用排除法,其中犯罪表述不全。故选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