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将集资诈骗所得1000万元打入得知真相的乙为其设立的合法账户内

题目

甲将集资诈骗所得1000万元打入得知真相的乙为其设立的合法账户内,对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非法经营罪
  • B、构成窝藏罪
  • C、构成洗钱罪
  • D、不构成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8年1月甲企业以1000万元直接投资乙企业,取得其40%的股权。2019年10月甲企业将改股权全部转让,取得收入1200万元。股权转让时,乙企业累积的未分配利润200万元。甲企业该项投资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甲企业该项投资业务的股息所得80万元

B.甲企业该项投资资产的转让所得120万元

C.甲企业转让该项股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50万元

D.甲企业投资成本1000万元在持股期间均摊扣除

答案:C
解析:
(1)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2) 股权转让所得=1200- 1000=200 (万元),甲企业该项投资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00X25%=50 (万元)。

第2题: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丙醉酒之机将其银行卡窃走。甲持卡到ATM机取钱,乙为其望风,甲发现卡内有7万元,便取出2万元,对乙称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乙信以为真。一周后,甲独自通过ATM机将卡内剩余5万元取走。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

A.甲对乙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3万元
B.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2万元
C.甲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7万元
D.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1万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中的结果归责问题。 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信用卡后,共同使用该卡从机器上取款,而且两人的行为与丙卡内7万元的财产损失结果均有因果性,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93责原则,两人均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都是7万元。只是在两人分赃时,甲骗乙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甲这一行为对乙不构成诈骗罪。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第3题:

甲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入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入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对甲的行为应当按照下列哪一选项定罪?

A.非法拘禁罪

B.绑架罪

C.抢劫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洗钱罪的认定,正确说法是:

A:甲将自己受贿所得一块价值50万元的金表对乙谎称是走私进口的手表,以5万元的低价卖给乙,乙买下。乙没有洗钱罪的故意
B:通过典当方式协助转换受贿犯罪所得的,也属于洗钱行为
C:通过虚设债权方式,协助将金融诈骗犯罪所得换为“合法”财物的,属于洗钱行为
D:通过买卖彩票方式,协助转换贪污犯罪所得的,不属于洗钱行为

答案:B,C
解析: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5题:

(2013年)境外甲企业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2012年8月,甲企业从我国居民纳税人乙公司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000万元,甲企业该项所得应向我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万元。

A.250
B.200
C.150
D.100

答案:D
解析: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甲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000×10%=100(万元),乙公司为扣缴义务人。

第6题:

甲非法举办推介会,以支付40%的年息为条件,向50多名退休人员“借款”300多万元。甲后将这笔钱转借给乙,并约定收取60%的年息。不料乙携款潜逃,致甲无法归还借款。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非法经营罪
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集资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答案:B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本题中甲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面向不特定对象吸收存款,但是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甲只是将吸收到的存款转借,赚取利息,所以甲成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成立集资诈骗罪,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不是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不成立贷款诈骗罪,D选项错误。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甲不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文件,也不是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非法经营活动,甲的行为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犯罪构成,不成立非法经营罪,A选项错误。

第7题:

2019年6月,甲公司向境外乙公司(未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分配股息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已知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甲公司应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款为( )万元。

A.50
B.100
C.75
D.37.5

答案:B
解析: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甲公司)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乙公司),在中国境内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境内的支付人(甲公司)为扣缴义务人。因此,甲公司应代扣代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0×10%=100(万元)。

第8题:

关于事实六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集资诈骗罪 B.甲集资诈骗的数额为2000万元 C.根据《刑法》规定,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判处死刑 D.甲已死亡,导致刑罚消灭,法院对余款500万元不能进行追缴


正确答案:ABC
答案暂无

第9题:

甲看乙做生意发了大财,十分嫉妒。即使用暴力将乙扣押在某废弃的建筑物内,强行从乙身上搜出现金3000元和1张只有少量金额的信用卡,甲逼迫乙向该信用卡中打人人民币10万元。乙便给其妻子打电话,谎称自己开车撞伤他人,让其立即向自己的信用卡打人10万元救治伤员并赔偿。乙妻信以为真,便向乙的信用卡中打入10万元,被甲取走,甲在得款后将乙释放。甲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诈骗罪

答案:A
解析:
【考点】抢劫罪、绑架罪、敲诈勒索罪。详解:抢劫罪和绑架罪都会控制人质并索要钱财。抢劫罪是向被绑架人本人索要钱财,绑架罪是以被绑架人作为筹码,向其他关心被绑架人安危的人索要钱财。本案中,虽然乙向其妻索要了钱财,但其妻并不知道乙被绑架。甲是直接向乙索要钱财,然后由乙想办法筹集到款项的。所以,甲构成抢劫罪。

第10题:

2017年 6月,甲公司向境外乙公司(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分配股息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 已知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 计算甲公司应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款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000×10%×50%=50(万元)
B.1000×10%=100(万元)
C.1000×(1-25%)×10%=75(万元)
D.1000×(1-25%)×10%×50%=37.5(万元)

答案:B
解析:
( 1)乙公司是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①对其取得的来源于境内的收入实行源泉扣缴;②不存在免征股息收入的企业所得税的问题(不符合免税条件)。( 2)在源泉扣缴中,股息收入应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预提所得税税率 =股息收入全额× 1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