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国有大型公司经理,贪污公款,甲的弟弟乙明知其兄的贪污行为仍协

题目

甲为国有大型公司经理,贪污公款,甲的弟弟乙明知其兄的贪污行为仍协助将其贪污的公款50万元汇往国外,对于乙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包庇罪
  • B、构成洗钱罪
  • C、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关于甲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将公款挪用给乙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甲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甲携带3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D.对甲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参考答案:A, C, D

解析:《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另外,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所谓“归个人使用”的情形是指: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本题中,虽然乙将公款用于贩卖毒品的违法活动,但是甲主观认识上认为自己挪用公款是为了供乙进行营利活动,因此A的说法是正确的。甲虽然不知道乙利用该挪用的公款进行了违法行为,但是他的行为构成了挪用公款供乙为营利活动,同样是挪用公款罪的一种情形,其行为同样构成挪用公款罪;至于乙,其劝诱行为构成教唆;而且甲乙二人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综上,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的说法是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本题中,甲利用职务之便,携带30万挪用的公款潜逃,构成贪污罪,C的说法是正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款,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甲的行为最初是挪用公款(100万)、之后是受贿(5万元),再然后是贪污(30万),其中,挪用70万的行为、受贿5万的行为和贪污30万的行为之间没有牵连,因此应该各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D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CD.这里注意甲挪用30万和贪污30万的行为,最终应该是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既然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规定了此种情形属于贪污罪,那么针对该被携带潜逃的30万元,就应该定贪污罪,而不是挪用公款和贪污并罚。D中的贪污罪和挪用公款并罚针对的是30万的贪污和70万的挪用公款这两个行为的并罚。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有关挪用公款案件的司法解释,只要考生准确掌握了这一司法解释,本题难度就不是很大。

第2题:

甲是某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聘用的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财务工作;乙为国资委委派到该公司工作的人员,担任公司财务部主管。甲与乙相互勾结,利用乙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本单位1千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

A.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B.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是共同犯罪

C.甲、乙是共同犯罪,均定职务侵占罪

D.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正确答案:D

第3题:

甲是某国有银行的经理,非法收受乙3万元,为乙挪用本行资金80万元,近一年未还。事发后,甲又挪用公款20万元,准备潜逃之用。则甲某构成:( )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资金罪

C.贪污罪

D.受贿罪


正确答案:ACD
【考点】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
【解析】甲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已超过3个月未还,已构成挪用公款罪。甲非法收受乙3万元的行为构成受贿罪。甲挪用公款准备潜逃构成贪污罪。因此,本题应选ACD。

第4题:

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正确答案:ABC
甲、乙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属于贪污罪既遂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只有D选项认定正确。

第5题:

如果甲在向乙多次催要借款无果的情况下,甲便携乙归还的50万元公款潜逃,此时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50万元

B.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C.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00万元

D.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150万元


正确答案:BC

第6题:

第 56 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

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AD
[考点]共犯、帮助犯
[答案及解析] AD。依上一题的分析可知,乙与甲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故B项错误.乙挪用公款后用于贩卖毒品,其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A项正确。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如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帮助犯是共犯人的一种。而本案中乙归还30万元公款给甲,但其与甲并无贪污犯罪的共同故意,对于甲的贪污罪,乙不构成共犯,自然也不是贪污罪的帮助犯。故c项错误。乙送甲好处费5万元,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乙随时提款用于贩卖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贩卖的行为。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故D项正确。

第7题:

关于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A.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20万元

B.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70万元

C.甲挪用办公经费后销毁账目且未归还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D.对于甲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

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AD
【考点】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
【解析】乙将挪用的公款用于非法贩卖毒品,属于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A项正确。乙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便取得公款,以挪用公款罪共犯论处。因此B项错误。乙归还30万元公款只是为甲的贪污提供了条件,并不具有为甲提供帮助的意图,因此不能构成贪污罪的帮助犯。C项错误。乙为达到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挪用公款的非法目的,送给甲5万元好处费,构成行贿罪。之后乙剁用所挪用的公款贩卖毒品,应当另行构成贩卖毒品罪。综上所述,对于乙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因此正确答案为AD。

第9题:

国有企业的经理甲与某私营企业的工作人员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骗取大量国有财产。对此应作如下哪种处理?(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诈骗罪

B.甲构成贪污罪,乙不构成犯罪

C.甲和乙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D.甲和乙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故选C。

第10题:

关于甲从公司提出公款20万元并将其中一部分行贿给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构成贪污罪,数额是20万元;行贿罪与贪污罪之间是牵连关系,不再单独定罪

B.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5万元,行贿15万元

C.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20万元,行贿15万元

D.甲对乙说过要"去把公司钱款补上",应当构成挪用公款罪,数额是20万元,再与行贿罪并罚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核贪污罪、行贿罪。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涂改账目的方式侵吞公款20万元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20万元。故BD错误。

  甲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乙以财物的行为,构成行贿罪。行贿数额为15万元。行贿罪与贪污罪之间并不是牵连关系,应数罪并罚,故A项错误,C项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项,正确答案为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