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题目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新兼从轻原则
  • C、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犯罪目的
  • D、我国《刑法》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适用我国《刊法》

B.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且该行为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都需要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D.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E.我国《刑法》在溯及力的问题上采取的是从新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刑法的适用范围。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所以选项B错误。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选项C错误。我国《刑法》在溯及力的问题上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选项,E错误。

第2题:

下列关于“刑法”这一概念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A.“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法律部门的名称

B.“刑法”可以用作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的名称

C.“刑法”可以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一法律文件的简称

D.“刑法”可以用作我国法学体系中一个法学分支学科的名称


正确答案:AC

第3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普通刑法的是()。

A、附属刑法

B、单行刑法

C、我国香港地区刑法

D、刑法典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第5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刑法对人的效力的有()。

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所有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C、我国的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D、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E、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CE

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

下列关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石油的比重


正确答案:C
36、【答案解析】C。通过对比、统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绝对地位。故选C。

第7题:

第 28 题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B.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C.减刑、假释制度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D.我国刑法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正确答案:AB
[考点]罪刑法定原则
[答案及解析] AB。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
要求刑法必须是良法、善法。禁止残虐的刑罚。A项正确。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B项即体现了刑罚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的原则。B项正确。C项体现的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刑罚执行中的体现);D项体现的是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第8题:

第 28 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犯罪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构成的犯罪,单位都不可能构成这种犯罪

B.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但不限于法人犯罪

C.我国刑法规定的大多数犯罪,单位都能成为犯罪主体

D.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


正确答案:ABD
本题选项都是我国单位犯罪的基本常识。

第9题: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唐律疏议》在我国封建法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其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关于代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