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两院两厅《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实施细则》规定,下列关于假释

题目

根据两院两厅《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实施细则》规定,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才可申报假释
  • B、对未成年罪犯,可依法适度放宽适用假释的掌握标准
  • C、暴力性罪犯不得假释
  • D、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一般间隔期在九个月以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监狱提请减刑、假释活动检察的内容不仅包括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罪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提请减刑、假释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还包括对依法应当减刑、假释的罪犯,监狱是否提请减刑、假释。()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适用终身监禁的犯罪分子( )。

A.严格控制减刑和假释

B.原则上不得减刑和假释

C.不得减刑和假释

D.报最高法院才能减刑和假释


参考答案:C

第3题:

关于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被判处无期徒刑后被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应当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B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的减刑,有罪犯服刑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

C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D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受到执行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应当作出撤销缓刑、假释的裁定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书副本后,应当及时审查下列哪些内容?( )

A.人民法院对罪犯裁定予以减刑、假释,以及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实际执行刑期、减刑幅度或者假释考验期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B.人民法院对罪犯裁定不予减刑、假释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C.人民法院审理、裁定减刑、假释的程序是否合法
D.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开庭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开庭审理

答案:A,B,C,D
解析:
《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第1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书副本后,应当及时审查下列内容:(1)人民法院对罪犯裁定予以减刑、假释,以及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实际执行刑期、减刑幅度或者假释考验期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人民法院对罪犯裁定不予减刑、假释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人民法院审理、裁定减刑、假释的程序是否合法;(4)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开庭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人民法院是否开庭审理:(5)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书是否依法送达执行并向社会公布。

第5题:

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入狱后,蒋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蒋某可以作下列( )处理。

A.既可减刑,也可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正确答案:B

第6题:

杨某因犯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入狱7年间,杨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杨某( )。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应当减刑,但不能假释

C.不可以减刑,但能假释

D.可以减刑,但不得假释


正确答案:D

第7题:

关于减刑、假释相关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依法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B、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采取开庭审理

C、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机关及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参加庭审

D、人民法院书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提讯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


答案:AC

第8题:

发现监狱在提请假释、减刑活动中有情形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A、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再危害社会的罪犯,提请假释的;

B、对没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变现的罪犯,提请减刑的;

C、提请减刑、假释没有完备手续的;

D、对依法应当减刑、假释的罪犯没有提请假释、减刑的。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实际执行13年以上的,才可以被假释

B.王某至少要实际执行6年以后,才能被假释

C.假释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裁定

D.若王某与张某曾被减刑,则不适用假释

E.假释建议书由监狱提出


正确答案:ACE
本题考核假释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起始时间从判决执行之IEJ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能假释。本题中,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张某要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能假释,王某要实际执行5年以上,才能被假释。所以选项B错误。减刑以后,也可以被假释。所以选项D错误。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假释规定的是

A.对累犯不得假释
B.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不得再假释
C.对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罪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答案:A
解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对于犯罪分子进行假释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3)限度条件:有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无期徒刑犯被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3年。但是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期限的限制。 (4)禁止条件:①累犯不得假释;②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注意:第一,1997年10月1日以前犯罪,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累犯以及因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仍然可以假释;第二,原判为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减刑后减为10年以下的,仍不适用假释;第三,对于一人犯数罪的,只要一罪属于暴力性犯罪且被判处10年以上或者有期徒刑的,则不可假释,如果是数罪并罚后累计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仍可假释。 (5)特殊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不受程序限制。本题中B、C、D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故选A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