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题目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或者监视居住。

  • A、拘传
  • B、逮捕
  • C、取保候审
  • D、审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B.当事人

C.与案件有关人员

D.侦查人员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公诉案件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承担。

A、执行控诉职能的国家专门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ABD

第3题:

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


参考答案: 对

第4题: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进行调查
B: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C: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D:人民检察院对于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才可以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后,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调查、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参见《刑事诉讼法》第268条、第269条、第271条的规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62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后,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对于二审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封存犯罪记录时,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因此,D选项“审判的时候”的表述不正确,不选。

第5题: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A.126

B.62

C.63

D.31


正确答案:A
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故本题答案选A.

第6题: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执行。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C

第7题: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批准或者决定。

A、公安机关

B、司法部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CD

第8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采用保证人保证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采用保证金保证保证金

C.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要么采用保证金担保,要么采用保证人担保,不能同时并用

D.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必须同时采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由( )执行。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的保卫部门


正确答案:A
解析: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故A项A。

第10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拘留和逮捕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过程中,发现重大嫌疑分子犯罪后企图逃跑的,有权采取拘留措施
B、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直接受理案件时,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有权作出拘留决定并自行行
C、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D、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公安及司法机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E、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12小时内进行讯问;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核拘留和逮捕。拘留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所以选项B错误。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但患有急性、恶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公安及司法机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所以选项D错误。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所以选项E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