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关于贷款诈骗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为做生意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但生意失败,贷款无法偿还,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构成贷款诈骗罪
  •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构成贷款诈骗罪
  •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
  •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数额较大的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构成贷款诈骗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以牟利为强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贷款诈骗罪区别于骗取贷款罪的重要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否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

B.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C.犯罪主体有所不同

D.两罪的最高法定刑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主要区别在于:①骗取贷款罪主观上不要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②骗取贷款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是自然人;③两罪的最高法定刑不同,骗取贷款罪最高法定刑仅为7年有期徒刑,贷款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无论是贷款诈骗罪还是骗取贷款罪都会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

第3题: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正确答案:D
【考点】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罪
【解析】上述选项中,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甲构成了骗取金融机构贷款罪。乙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乙构成的是高利转贷罪。关于C项,由于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丙公司不构成该罪,符合合同诈骗罪的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D项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贷款,构成《刑法》第193条规定的贷款诈骗罪。因此正确答案是D。
注意:《刑法》第175条之一是《刑法修正案(六)》新增加的内容。

第4题:

甲采取欺骗手段获取贷款,后因其投入股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导致无法偿还贷款,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诈骗罪
  • B、构成贷款诈骗罪
  • C、构成骗取贷款罪
  • D、构成合同诈骗罪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关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只是自然人
B: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最高法定刑仅为7年有期徒刑,贷款诈骗罪最高法定刑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C: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在主观上不要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D: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在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故意

答案:D
解析:
两种犯罪在主观方面均是故意。

第6题:

第 37 题 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贷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转贷给某企业,从中赚取巨额利益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C.丙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的项目骗取银行贷款。该公司构成贷款诈骗罪

D.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后携款潜逃的,构成贷款诈骗罪


正确答案:D
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六)》第10条)的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据此,A项构成骗取贷款罪而非贷款诈骗罪,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是高利转贷罪。据此,B项构成高利转贷罪而非贷款诈骗罪。B项错误。C项,《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对于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也不能以贷款诈骗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据此,丙公司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C项错误。《刑法》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D项中丁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银行贷款,在客观上符合本条第3项的规定。《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金融诈骗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D项中,丁骗取银行贷款而携款潜逃,符合上述第2种情形,可以认定丁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综合以上分析,丁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贷款诈骗罪。D项正确。

第7题:

关于金融诈骗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集资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B.金融凭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C.信用证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D.有价证券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诈骗罪中的具体个罪的主体。《刑法》第192条、第194条及第195条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的单位犯罪情形,故D选项有价证券诈骗没有单位犯罪,应当选。

第8题:

下列关于金融诈骗犯罪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除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以外,其他金融诈骗罪均可由单位实施

B.刑法只对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明确规定了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此.其他金融诈骗罪不须具备该主观要件要素

C.自然人实施金融诈骗罪的,其罚金刑均采取了限额制

D.单位实施金融诈骗罪的一律实行双罚制,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规定了与自然人实施该种犯罪同等的法定刑种类和幅度


正确答案:ABD
【考点】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单位犯罪
【解析】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和有价证券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其他的金融诈骗罪均可以由单位构成。所有的金融诈骗罪均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自然人实施金融诈骗罪的,其罚金刑均采取限额制。故本题ABD项表述错误。

第9题:

甲将其盗窃来的汽车一辆向银行作抵押,取得银行50万元贷款后,携款潜逃,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骗取贷款罪
  • B、构成合同诈骗罪
  • C、构成贷款诈骗罪
  • D、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甲使用虚假的证明,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进行赌博,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诈骗罪
  • B、构成贷款诈骗罪
  • C、构成骗取贷款罪
  • D、构成合同诈骗罪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