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购买了2万元假币,买东西使用了1万元,余下1万元放在家里待用。宋某构成()。
第1题:
甲购买了15万元假币。以20元兑100元的价格卖给乙10万元假币。剩余5万元,甲用其中的2万元夹杂真币3万元作为过节费送给了某税务人员,请日后关照,赌博输掉3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
A.购买、出售假币罪与行贿罪,实行并罚
B.购买、出售假币罪、诈骗罪、行贿罪与赌博罪,数罪并罚
C.购买、出售假币罪、非法使用假币罪,从一重罪处罚
D.购买、出售假币罪、行贿罪与非法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第2题:
第3题:
甲在出售假币时,当场被公安机关抓获,缴获假币2万元。随后,在其住处起获假币6万元,在某山洞起获其藏匿的10万元。侦查机关无证据证实甲对后面被起获的16万元假币实施了其他的假币犯罪。请问对甲出售假币罪的犯罪数额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万元
B.8万元
C.16万元
D.18万元
第4题:
张某在香港伪造了大量人民币,准备偷运至深圳出售牟利。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缉私人员发现。张某即带领多人用砍刀将海关人员砍成重伤,并迅速携带假币300万元在走私团伙的掩护下逃到东莞市。李某见销售假币有利可图,便从田某处借了3万元人民币,从张某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但是,由于后来司法机关打击假币犯罪的活动持续开展,李某购买的假币一时不能售出,所以无法归还田某的欠款。田某多次追讨没有效果,便提议由李某用假币40万元偿还债务。李某权衡再三,只好同意。半年之后,某私营企业会计肖某知道李某手上还有10万元假币,就挪用公款1万元购买了这批 120假币。然后,肖某又使用这些假币去购买毒品并贩卖,获取非法利益12万元。在与贩毒分子的交易完成后,肖安排其好朋友刘某从贩毒分子黄某手中领取贩卖毒品而非法获得的12万元。刘某为完成揽储任务,经肖某同意后,将此笔款项悉数存入自己所工作的储蓄所。(共10分)张某为抗拒缉私带领多人用砍刀将海关人员砍成重伤的行为应如何处理?(2分)
第5题:
刘某、王某走私假币案刘某(男,40岁)与王某(男,15岁)系叔侄,2010年3月17日,两人共谋通过采取谎报玩具配件进关的方法来走私假币,面值共达15万元左右。为了加强防备,两人在国外从不法分子手中各购买了手枪2支、子弹50发,并请韩某的渔船为其提供运输。王某骗韩某运输的是香烟,韩某有疑但也没多问。运输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刘某和王某持枪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逃逸。2010年4月1日刘某与王某上岸后,在乘坐出租车时告诉出租车司机朱某走私假币的实情,朱某表示愿意以1:4的比率购买3万元的假币。随后朱某经朋友介绍,以2万元假币从冯某那儿换得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以5000元假币骗购摩托车一辆。刘某与王某急欲将假币脱手,以被人以10万元假币诈骗而欲将假币出售之名联系到A工商银行出纳金某,金某以1:4的比率先后购买了假币10万元,并趁工作之机将这10万元假币全部换成了真币。黄某从金某那儿得知王某出售假币的事情,也欲参与,遂以相同比率从王某处购得假币2万元,事后则携带假币坐火车回乡,在车上与朋友赌博时以假币来交赌债,被人揭发,遂被乘警抓获。
【问题】
1.刘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2.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3.韩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4.朱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5.金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6.若刘某和王某两人在出售假币后要求金某为其提供资金账户来转账,金某同意,则金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刘某走私假币的行为构成走私假币罪;其购买手枪2支、子弹50发并运输过关的行为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其后持枪抗拒缉私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因对公务人员造成了重伤结果,应定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三罪并罚。
2.王某因未满16周岁,其仅对持枪抗拒缉私造成公务人员重伤的行为负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又因为王某是未满1 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3.韩某的行为应构成走私假币罪,但可以从轻处罚。
4.朱某的行为应构成走私假币罪。
5.金某的行为应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6.金某的行为应构成洗钱罪。
此题中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行为,应以走私犯罪论处”。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一定要重点记忆。
第6题:
2 .某企业月初时资产总额为l 6 0 万元,负债总额为6 0 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 ①向银行借人3 0 万元短期借款; ②收回前欠货款l 5 万元; ③以银行存款购人一台7 万元的设备。 该企业月末的资产总额为( ) 万元。
A .1 6 0
B .1 9 0
C .2 1 2
D .1 9 7
第7题:
第8题: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第9题:
第10题:
宋某购买了2万元假币,自己使用了1万元,余下全部卖给了朋友,得赃款3000元。对宋某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