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内,并将乙强

题目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内,并将乙强奸,后卖给丙。丙收买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籍。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 B、丙的行为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论处
  • C、对丙可以不予处罚
  • D、甲强奸乙的行为属于加重处罚情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民王甲去外地打工,将其所有的一头驴交给赵乙使用,王甲在外生活舒适,无返乡之意。

赵乙年事已高,驴已派不上用场,且需饲养照料,于是将驴牵至集市出卖,周丙以为该驴系赵乙所有,周丙以公道价格买得,钱驴两清。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

A.赵乙卖驴属无权代理

B.赵乙卖驴属于出卖他人之物

C.如果王甲追认赵乙的行为,赵乙、周丙之间的买卖行为有效

D.如果王甲不追认赵乙的行为,该驴归王甲所有


正确答案:BC
「考点」追认
「解析」《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本题中,赵乙是以自己名义出售该驴,而不是以王甲的名义,所以不是无权代理。赵乙是无权处分人,买卖合同效力未定,如王甲追认,合同有效;如不追认,合同无效。但由于周丙为善意取得,无论王甲是否追认,该驴应归周丙所有。

第2题:

下列对与妇女有关的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经该女同意,将其卖给单身的邻居王某甲不构成犯罪

  B.甲男与乙女合谋,将乙“卖给”他人为妻,得款后即伺机溜走,甲、乙均不构成拐卖妇女罪

  C.15周岁的李某绑架妇女并强奸该妇女,不构成拐卖妇女罪,也不构成强奸罪

  D.甲拐卖妇女乙,并强迫乙卖淫,甲构成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应数罪并罚


答案:B
解析:
B。A构成拐卖妇女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强奸罪,不构成拐卖妇女罪;D拐卖妇女中有强奸行为的,法定刑升格,不另定罪。

第3题: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A.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由于甲尚未出卖乙女;对拐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AD
【考点】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罪的犯罪构成;拐卖妇女罪既遂的标准
【解析】拐卖妇女罪是行为犯,不以实际卖出为必要,只要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行为之一的,就属于既遂。故A正确。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罪限定在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不包括被一“拐卖”中的妇女。因此不能认定丙某行为是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罪,而应认为是甲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

第4题:

甲把房屋承租给乙,后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房屋出卖。甲的作法正确的是()

  • A、甲在没有告诉乙的情况下,把房屋买给了丁。
  • B、甲告诉乙要出卖房屋,乙表示不买,房屋出卖后,租期尚未期满,甲强令乙退租。
  • C、甲先告诉了乙,乙在同等条件下要求购买,甲把房屋卖给了乙。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甲向乙借款10万元,以自己的房屋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在抵押期间,知情人丙向甲表述其愿以12万元购买甲的房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有权将房屋出卖,但应征得乙的同意
  • B、甲有权将房屋出卖,不必征得乙的同意
  • C、甲有权将房屋出卖,但应事先告知乙
  • D、甲无权将房屋出卖,因为在房屋上已设定了抵押权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甲将自己的房屋出租与乙,在下列哪种情形下,乙不得主张优先购买房屋:

A.甲将房屋出卖与不知情的丙,丙已经支付价款并入住

B.甲通知乙欲出卖房屋,乙没有任何表示

C.甲将房屋出卖与自己的姑姑

D.甲欲将房屋出卖与与其住同一单元的丙


正确答案:B
9.【答案】B 【考点】 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承租入主张优先购买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二)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三)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四)第三人善意购买租赁房屋并已经办理登记手续的。”

第7题:

甲将10岁幼童乙拐骗离家出走并欲将乙带至外地卖掉,途中甲被抓获而乙得救。甲的行为构成(  )。
A.拐骗儿童罪
B.拐卖人口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拐卖儿童罪


答案:D
解析:
【精解】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由于甲存在出卖的犯罪目的,同时其仅仅实施了拐卖儿童的行为,而没有拐卖妇女的行为,所以应当认定为拐卖儿童罪。故选D项。

第8题:

第 40 题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对甲的行为应以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B.由于甲尚未出卖乙女,对拐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正确答案:D
[考点]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情节和既遂标准
[答案及解析]D。(1)拐卖妇女、儿童罪,根据《刑法》第240条,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出卖为目的,对妇女、儿童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行为之一。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关押于地下室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240条的规定,构成拐卖妇女罪。第240条的罪名是选择性罪名。只拐卖妇女的,应定拐卖妇女罪。根据《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不再另行定强奸罪处罚,而是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情节之一,有此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A项错。
(2)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既遂标准。如前所述,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多种行为,其目的是出卖妇女、儿童,获取暴利。但是,本罪的既遂不是以将妇女、儿童卖出或者财物已经到手为标准,而是以实施了前述六种行为之一为既遂标准。如果已着手实施其中任何一种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施完毕,例如,正在对妇女实行引诱,立即被妇女识破而未能控制住该妇女,应视为本罪的未遂。B项错。(3)《刑法》第242条规定了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乙女尚未被卖出,还在被拐卖的过程中,因而丙的行为不构成此罪,因此选项C不选。丙应该按照拐卖妇女罪的共犯处理。D项正确。

第9题:

下列哪些合同不属于因显失公平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 A、甲、乙约定:“若乙通过2014年司法考试,甲赠与乙价值75万元的‘特斯拉’汽车一辆。”
  • B、甲、乙约定:“甲将一套房屋以30万元市价出卖给乙。”甲交付了房屋,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半年后,甲出卖给乙的房屋被拆迁,补偿费高达400万元
  • C、甲、乙约定:“甲将一Iphone6L以6500元出卖给乙,‘假一罚十’。”乙购买后发现该手机系旧Iphone5翻新的,请求甲赔偿65000元
  • D、甲、乙约定:“为了报答乙的救命之恩,甲将价值400万元的房屋以30万元的价格出卖给乙。”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甲将某房屋出卖给乙,交付了房屋但未办理过户登记。其后,甲见房价暴涨,为避免乙强制执行,甲与丙假装作成买卖,并将房屋登记于丙名下。下面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有权对乙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
  • B、丙有权对乙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
  • C、乙有权请求甲给自己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
  • D、乙有权请求丙给自己办理房屋的过户登记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