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周岁的张某被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在考验期内违反规定,被撤销附

题目

17周岁的张某被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在考验期内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下列不属于撤销情形的是()。

  • A、实施新的犯罪
  • B、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
  • C、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情节严重
  • D、违反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请回答第(1)~(3)题。(2014年)

关于本案的办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查看材料

A.在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必须达成刑事和解
B.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可要求他们向赵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C.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检察院可将黄某移交有关机构监督考察
D.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均应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予以封存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刑事诉讼法》第282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并不以达成刑事和解为前提条件,故A错误。《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27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或者经被害人同意并提供有效担保,符合《刑法》第37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的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故B正确。第43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故C错误。第6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对相关记录予以封存。具体程序参照本规定第62条至第65条规定办理。但黄某是否起诉还要看考验期内的表现,因此暂时无需封存,故D错误。本题选B。

第2题:

检察院审查起诉冯某(17岁)故意伤害戴某(16岁)案时,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检察院的下列哪种行为是合法的:

A.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不仅应当听取公安机关、戴某、冯某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而且还应当听取戴某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B.如果冯某在押,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应当释放冯某
C.戴某不服检察院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D.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冯某进行监督考察的主体是社区矫正机构

答案:A
解析:
按照《检察规则》第49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听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可见,A表述正确。按照《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34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押的,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应当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因此,B表述错误。按照《检察规则》第494条的规定,被害人对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不可以向法院起诉。因此,C表述错误。按照《检察规则》第496条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主体是检察院,可见,D表述错误。

第3题: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 6 个月以下 1 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以下哪个机关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D.社区矫正机构


答案:A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2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第5题: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哪种情形时,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A.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情节轻微的
B.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
C.违反治安管理规定_
D.违反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


答案:B
解析:
考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撤销情形
讲解:《刑事诉讼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都有要求“情节严重”。故ACD错误。本题选B。

第6题: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请回答第(1)~(3)题。(2014年)

关于对黄某的考验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查看材料


A.从宣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计算
B.不计入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
C.可根据黄某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
D.如黄某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已经过的考验期可折抵刑期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4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因此考验期应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算,而不是“宣告”之日起计算,故A错误。考验期不计入案件审查起诉期限。故B正确。考验期的长短应当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轻重、主观恶性的大小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一贯表现及帮教条件等相适应,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C正确。考验期并未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进行羁押,故不折抵刑期,D错误。本题选BC。

第7题:

甲(17周岁,辍学在家)与乙(16周岁,辍学在家)在网吧上网时因琐事与丙(16周岁,高中学生) 发生争吵, 并殴打丙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甲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乙作出不起诉决定。关于对甲的考验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考验期的起算时间为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
B.考验期内的考察机关为公安机关, 且考验期计入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
C.可根据甲在考验期间的表现, 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
D.考验期届满, 办案人员应当制作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意见书, 提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意见, 经部门负责人审核, 报请检察委员会决定。 如甲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 已经过的考验期可折抵刑期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 根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 40 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 应当确定考验期。 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考验期不计入案件审查起诉期限。 考验期的长短应当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轻重、 主观恶性的大小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一贯表现及帮教条件等相适应, 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 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 考验期的起算时间为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 而且可根据甲在考验期间的表现, 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 故, 选项 A、 C 正确。 考验期内的考察机关为检察机关并非公安机关, 且考验期并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故, 选项 B 错误。 考验期届满后应报请检察长决定而不是检察委员会决定, 故, 选项 D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C。

第8题: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属地公安机关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
B: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C: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D: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答案:A,B,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因此AC正确。第272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所以BD正确。

第10题: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崔某(16岁)涉嫌盗窃罪,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人民 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B.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钱某(17岁)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考验期为8个月,在 作出决定以前,可以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C.被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李某(16岁)离开所居住的市,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D.被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裴某(17岁),在考验期内实施抢劫,人民检察院应当撤 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答案:C,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71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 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 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 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175条、第176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 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选项A中 崔某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不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故A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72规定,在附 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 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附条件不起诉的考 验期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 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 况;(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B 选项中考验期为8个月符合法律规定,但在作出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而非“可以”, 故B选项错误。C选项做法符合法律的要求,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相应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事诉讼法》第273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1)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 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2)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 规定,情节严重的。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 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D选项中裴某在考验期内实施新的抢劫犯罪,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不起诉的决 定,提起公诉,故D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