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在当今社会,日渐发展的互联网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人民借助网络来互动和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日益频繁,这能够极大地促进网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化解社会矛盾。但同时网民在网络互动中脏话和攻击语言所占较多,这种网络暴力将极大地戕害网民的心灵,污染网络语言环境,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出现如此繁多的暴力性语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民自身欠缺理性的辨别意识,人云亦云,盲目的模仿一些网络暴力语言并以此为荣,把这种行为当做是赶时髦。抑或是部分网民遇到问题不能通过合理的途径解决,所以诉诸于网络暴力,以此来发泄胸中不忿。
第二,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没有及时地跟进网络语言,删除暴力语言,规范网络用词,致使网络暴力语言层出不穷。而同时媒体也在推波助澜,跟风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更加助长了不良之风的蔓延。
第三,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有效的政策来监管网络语言,对于网络暴力语言没有及时地予以打击,而对于百姓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地疏解,致使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网络暴力成为他们发泄的途径。
第四,语言学家没有对网络用词进行合理界定,没有确定哪些是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哪些是消极暴力的网络语言,以此来引导大家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要杜绝这一现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网民应努力培养自身理性的辨别网络语言的能力,对于暴力性语言坚决抵制,而且不转发,不模仿,让网络暴力丧失生长的土壤。
第二,网络管理和维护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语言的监管力度,及时对网络暴力语言进行删除,并加强对网络运行的维护,开发一些自动识别网络暴力语言的软件,让网络暴力语言无法上传。媒体也应从正面引导广大网民合理规范的使用网络语言,而不是带头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来博取收视率。
第三,相关政府部门应完善对网络语言的监管体制,对相应的网络运营商进行必要的奖罚机制,督促网络运营商维护好自身的网络发言环境。
第四,语言学家应对近年来的网络词汇进行汇总分析,对积极向上的网络词汇和消极暴力的网络词汇予以区分,以此来帮助政府、网络运营商和公民来区别和抵制网络暴力语言。
总之,在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正确使用互联网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给网络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而又温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