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题目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等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 B、汉武帝曾派蒙恬、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抗击匈奴
  • C、“绍兴和议”后,南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金人
  • D、明成祖北伐瓦剌,战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1)史实来源于史料。下列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分别描述了这一史实的什么方面?


参考答案: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甲:条约内容;乙:条约影响。


第2题: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南京陷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淞沪会战起止时间为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25日。
台儿庄战役起止时间为1938年3月16日-1938年4月15日。
南京陷落时间为1937年12月13日。

第3题: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正确答案:D

第4题:

王夫之认为司马迁的《平准书》符合历史实际,并且具有鲜明的批判意识。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这符合史实吗?


正确答案: 这句话是《唐书·本传》中对张旭的赞语,它经常被后人在评论张旭时不加分析地引用。
张旭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以擅狂草而享有盛名。他的草书自称见担夫公主争道而得其意,又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他性嗜酒,是有名的“饮中八仙”之一。每饮醉,呼叫狂走,笔下奇趣横生,醒时自视,以为神异,不能复得。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赞他的草书是“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从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来看,张旭的草书应是由今草发展到狂草的一个里程碑。
在唐代和唐以后的书法评论中,几乎都对张旭的书法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应该的,也是张旭当之无愧的。但是,从古至今对张旭的评论中,曾反复引用了以上那句赞语,意思说:后人论书,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这些名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对张旭却没有批评意见。意在高度赞美张旭,却忘了这是否与史实相符。此语自《唐书·本传》记载后,后来的一些书学名著,如宋代的《续书谱》、《宣和书谱》,清代的《佩文斋书画谱》,现代的《书林藻鉴》、《书法论丛》、《中国书法简论》等均陈陈相因,不加分析而引用。事实上,只要略加考证,就会发觉它与史实大相径庭。当张旭的狂草问世后,就被人呼为“张颠”,这不仅是指他性格颠放,同时也是批评他的草书超越了旧传统的规范,杜甫就说“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李潮八分小篆歌》)。到了唐文宗时,皇帝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那时才没有人敢批评张旭了,如要说“至旭无非短者”,就是在这短暂的时期内。但是,得了后来,批评张旭的就不乏其人,宋代的苏轼诗云:“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题王逸少帖》)米芾亦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论草书帖》)“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海岳名言》)在明末清初,王铎在《草书杜甫诗卷》后的跋语中,对一些士大夫骂他的草书是学高闲、张旭、怀素野道,而连声疾呼“吾不服!不服!不服!”这表明了当时有不少人对张旭的草书持批评态度。如此等等,可见在书法史上,张旭的书法哪是没有被人非议过?
《唐书·本传》的“至旭无非短者”,此语是有局限性的。后来的书中,不加分析、不加选择而盲目引用是欠严肃的。至于对张旭的批评是否正确是一回事,而对他的批评有无又是另一回事。更主要的是,《唐书·本传》中的这句话,把书法家受过或没有受过批评来作为衡量书法艺术高低的一个标准,是不正确的。

第6题:

下列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吕文德是汉人

B.刘整是汉人

C.忽必烈听了刘整攻打襄阳的建议

D.吕文德训练水军攻打宋朝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等国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B.汉武帝曾派蒙恬、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抗击匈奴
C.“绍兴和议”后,南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金人
D.明成祖北伐瓦剌,战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
第二步,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等国与北部游牧民族地理位置相邻,游牧民族经常前来犯境。秦国、赵国、燕国都曾修建长城以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

第8题:

历史认识的真理就是经过()和()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参考答案:历史研究的实践;社会实践

第9题:

下列是有关商朝的叙述,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由商族首领成汤建立
  • B、是一个方国联盟
  • C、商王对方国拥有绝对支配权
  • D、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 A、吕文德是汉人
  • B、刘整是汉人
  • C、忽必烈听了刘整攻打襄阳的建议
  • D、吕文德训练水军攻打宋朝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