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题目

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C、1982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三部宪法
  • D、《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宪法发展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 ( )。

A.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其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刚性宪法

B.古代宪法与近代、现代宪法的含义不同,但中国古代宪法与西方古代宪法的含义却是相同的

C.美国的宪政时间比英国开始得晚,但其1787年宪法却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宪法

D.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产生最早的成文宪法


正确答案:D
「考点」宪法发展史「解析」英国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与柔性宪法的典型。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宪法与西方古代宪法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宪法"一词,如"赏善罚恶、国之宪法",但其含义与"法"基本相同。故与西方的宪法侧重于组织法这一方面的意义不同,故B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成文宪法,故C错误。只有D项表述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宪法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

B.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

C.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D.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82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二三部宪法

D.《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正确答案:AD
  【考点】对中国宪法发展史的正确认识
    【解析】l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选项A正确。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但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项B错误。1982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部宪法。选项C错误。而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则是清末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选项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AD。

第4题:

下列有关宪法的指引作用的表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宪法指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
B 宪法指引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C 宪法指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
D 宪法的指引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

答案:A,B,C,D
解析:
宪法的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它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当然具有指引作用。但宪法的地位和内容,却决定了宪法的指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1)就指引的行为主体而言,它既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也包括公民个人。也就是说宪法同时指引着国家行为和公民的个人行为。宪法不仅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国策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而且还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即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2)就指引的范围来说,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宪法规定的内容并不只是国家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而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在规定的详略或者抽象程度上会存在差异,但无不可以在宪法中找到原则、精神。因此,宪法指引的领域非常广泛。(3)就指引的效力来看,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母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4)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既然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那么,宪法对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指引,实际上贯穿着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说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正确指引,促进民主的真正实现。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有关宪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宪法也是法

B.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C.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D.宪法与刑法、民法等都是一个国家的法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相等的


A.宪法也是法
  B.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C.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正确答案:A,B,C
宪法高于一切其他法律,所以D错误

第7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之一在于成文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而不成文宪法的法律效力同其他法律相同。因此A项错误。我国的宪法是成文宪法,因此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项正确。宪法作为法律具有法律的普遍特征即强制性,因此C项错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所以宪法的法律效力不仅仅表现在对公民行为的约束上,对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约束也很重要.因此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B.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C.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法律

D.是中国第一部通过民主制定的宪法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宪法发展史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宪法与近代、现代宪法的含义不同,但中国古代宪法与西方古代宪法的含义却是相同的
B、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其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刚性宪法
C、美国的宪政实践比英国开始得晚,但其1787年宪法却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宪法
D、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产生最早的成文宪法

答案:A,B,C
解析:
中国古代宪法与西方古代宪法的含义不同;英国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与柔性宪法的典型;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成文宪法。

第10题:

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
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
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中央咨询机关
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


答案:A,B
解析:
【精解】C项错在: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地方咨询机关,而不是中央咨询机关。D项错在: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辅助机关,而不是指导机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