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题目

()在200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法律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世界遗产划分的类型有( )

A.文化遗产

B.历史遗产

C.自然遗产

D.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E.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正确答案:ACDE

第3题: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
2.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字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众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

第4题:

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200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我国的书法、皮影戏、篆刻和剪纸均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答案:错
解析:
我国的书法、篆刻和剪纸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皮影戏于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8题:

简述我国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
1.目前,我国已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4项列入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昆曲:又被称为“昆剧”.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菲物质遗产代表作”.发源于元末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突出的文学艺术价值;第二,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2)中国古琴: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古琴不仅是一种演奏音乐的乐器,而且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古琴是最古老、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木卡姆”是规范、聚会的意思,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各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歌、舞、乐于一体.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其中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称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
(4)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是一种独特的演唱形式,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蒙古族长调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是蒙古族的音乐之魂.

第9题: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

  • A、杂剧
  • B、相声
  • C、昆曲
  • D、话剧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的剧种是()。

  • A、越剧
  • B、评剧
  • C、京剧
  • D、昆曲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