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呈现出骤升型发热的疾病有()

题目

常呈现出骤升型发热的疾病有()

  • A、疟疾
  • B、大叶性肺炎
  • C、败血症
  • D、流行性感冒
  • E、急性肾盂肾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呈圆盘型状,全体具鳞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1枚是()。

A、蛤蚧

B、金钱白花蛇

C、蕲蛇

D、乌梢蛇

E、鳖甲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该热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至39℃,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迅速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C.体温常至39℃以上,24h波动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

D.体温常至39℃以上,24h波动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

E.体温常至39'C以上,24h波动范围小于1℃


正确答案:B

第3题: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正确答案: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趋势。

第4题:

机体发热常出现哪型脱水及其机制?


正确答案: 常出现高渗性脱水,其产生机制为:
(1)发热时皮肤温度增高,蒸发水分增多。
(2)发热时呼吸加深加快,经肺丢失水分增多。
(3)发热时机体可大量出汗,汗是低渗液体,以丢失水为主。
上述原因使失水大于失盐,故常导致高渗性脱水。

第5题:

烧伤发生全身感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

A.体温的骤升或骤降
B.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C.创面骤变
D.血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

答案:A,B,C,D
解析:

第6题:

单纯性的热性惊厥有什么特点()。

A、发作可以一次持续超过15分钟

B、在24小时以内发作会超过两次以上,大于或者等于两次以上

C、惊厥发生在病初的体温骤升期,病初的体温骤升期,一般常常在发热38.5度以上,才出现惊厥

D、发作是反复的、频繁的发作


答案:C

第7题:

女性患者,25岁,发热4d,其体温常骤升达高热,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其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C

第8题:

常呈圆盘型状,全体具鳞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1枚()。

A、蛤蚧

B、金钱白花蛇

C、蕲蛇

D、乌梢蛇

E、鳖甲


正确答案:C

第9题:

大叶性肺炎可表现为
A.骤升型发热 B.稽留热 C.寒战高热 D.发热伴单纯疱疹


答案:A,B,C,D
解析:
诊断学多处讲到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归纳于此,以便记忆。

第10题:

发热热型的分类及常见疾病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发热热型主要分为六大类: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达数日或数周。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发热极期。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即有规律地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