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条件下,议程设置理论会失效吗?为什么?

题目

在网络条件下,议程设置理论会失效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首先解释一下议程设置理论。简单的说,议程设置是指新闻媒体“并不能成功地告诉人们怎么想”,但是却能够告诉人们“想什么”。大众传播媒体报道量越大的问题,越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议程中的某个问题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设置过程描述了某个问题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
一些网上的争论、揭丑和“网络名人”经常见诸大众媒体,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公众议程正在影响大众媒体议程,,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不再适用于网络。
这种看法可能在一些问题上成立,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做出这样的结论可能尚早。首先,这里对公众议程存在误解。议程设置理论中所说的公众议程是通过民意调查得出的普通公众的议程,目前中国的上网人数虽多,但还没有达到大多数人都以网络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程度。其次,网络上经常被拿来做例子的时事件,也只是部分网络用户关注的话题,比如像“芙蓉姐姐”,最早只是北京几所大学的学生关注,“韩白之争”也只是文学圈内的争论,如果没有大众媒体的报道,很难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对象。
因此,与其把大众媒体对网络议题的报道看做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体议程,还不如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其它信息源对大众媒体议程的设置。中国记者任务较重、竞争激烈、普遍年轻化。这一群体缺乏信息来源和新闻线索,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最简便、快捷的渠道。因此,网络上的风吹草动容易被记者关注,最终影响其他公众。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中,媒体议程一般都来自于部分公众的议程,网络只是部分群体议程的表达渠道,它并没有改变整个制度结构,所以目前我们还不能说,在网络条件下会出现公众议程影响媒体议程的情况。
但是网络确实对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造成了冲击,它的表现不是设置方向发生逆转,而是大众媒体设置普遍性议程的能力下降。而这正是议程融合要讨论的问题。议程融合理论说明了,只要受众愿意接受并寻求大众媒体的引导,大众媒体仍然会产生强大的议程设置效果,议程设置效果本身并没有消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要绘制理论示功图?理论示功图是在什么条件下绘制出来的?


本题答案:理论示功图是在一定理想条件下绘制出来的,其目的是用理论示功图与实际示功图进行比较,从中找出负荷变化差异,以此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需在下列条件下绘制:
(1)假设泵、油管没有漏失,泵正常工作。
(2)油层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程度良好。
(3)不考虑动载荷的影响。
(4)不考虑砂、蜡、稠油的影响。
(5)不考虑油井连抽带喷。
(6)认为进入泵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凡尔是瞬时开闭的。

第2题:

判断工单完工于否时,会考虑报废数量字段吗?()

  • A、会,在设置公用参数里可以设置
  • B、会,在设置工单系统参数里可设置
  • C、会,在设置工单单据性质里可设置
  • D、不会

正确答案:B

第3题:

谈谈议程设置理论在广告传播中的具体运用。


参考答案:1972年美国的马尔可姆·麦克姆斯和唐德·肖在对1968年一个社区的总统竞选调查后发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选民们讨论和关心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的问题。由此,他们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即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这一理论,在广告传播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如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中,企业通过设置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进而通过议题的内容,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美誉度,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议题的设置,有两种基本情况:
一是借用议题。借用已经发生的事件为我所用,或借用已经发生但并非是有意为之的事件,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升企业形象。
二是制造议题。企业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地制造一个议题,以引起受众的关注,继而引导议题,归之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议题设置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作为企业形象广告的手段,议题设置应系统化,充分利用议题,以期给受众长时期影响,使企业形象有个连续发展过程。
②作为企业形象广告的手段,议题设置应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举例略)

第4题:

下列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麦库姆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
  • 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
  • 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
  • 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C

第5题:

学校美术教学研究水平的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

  • A、“发生了什么?”
  • B、“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 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 D、“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正确答案:D

第6题:

研究“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相同的领导行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领导效果?”的属于哪种领导理论流派?( )


参考答案:领导权变论

第7题: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起源和发展:李普曼、科恩等早期思想家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阐述:伯纳德•科恩认为“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读者该想什么时,却惊人地成功。”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麦库姆斯和肖先后进行了查普尔希尔研究和夏洛特研究,并于1972年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
(2)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媒介议程与公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而是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经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媒介不仅为受众提供议程,还为受众对复杂的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3)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积极承担“环境的守望者”的角色;对引导正确的舆论,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抵御不良信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对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有积极意义。

第8题:

下列说法中,对议程设置理论解说正确的是()

A、它是麦库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

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

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

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何谓“议程设置理论”?


正确答案: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考察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的某一事件的意见或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第10题:

港版苹果iPhone5S/5C还原网络设置后,破解是否会失效?通过“设置-通用-还原-()”不会影响已激活的移动3G/4G功能。

  • A、还原所有设置
  • B、还原网络设置
  • C、还原数据
  • D、还原资料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