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代啸》中有两位和尚,其中贪色的和尚是哪一个()。

题目

《歌代啸》中有两位和尚,其中贪色的和尚是哪一个()。

  • A、张和尚
  • B、李和尚
  • C、王和尚
  • D、钱和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100个和尚吃100 个馒头,大和尚1 人吃 4个,小和尚 4 人吃1个,问有多少个大和

尚和多少个小和尚?


正确答案:
 

第2题:

《歌代啸》中有两位和尚,其中贪色的和尚是哪一个()。

A.张和尚

B.李和尚

C.王和尚

D.钱和尚


参考答案:B

第3题:

有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4个,小和尚4人吃1个,问有多少个大和尚和多少个小和尚?清写出关键代码。


正确答案:

第4题:

下列哪些人物是《歌代啸》里面的?()

  • A、何和尚
  • B、李和尚
  • C、王和尚
  • D、张和尚

正确答案:B,D

第5题:

庐山东林寺的创始人是()

  • A、慧远和尚
  • B、慧东和尚
  • C、慧能和尚
  • D、慧德和尚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乙和尚说。“必是和尚不敬。”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但是,后因三人争功闹了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所有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B.“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C.成也人心,败也人心;得也人心,失也人心

D.分工负责、各尽所能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C
【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通过三个和尚经营寺庙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心”对得失成败的重要作用。第一至五句介绍三个和尚关于破庙荒废的争执与结果。第六句讲述三个和尚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寺庙被经营的香火鼎盛。最后一句讲述后来三个和尚争功,寺庙盛况不再。A项中所谓的“天时”、“地利”故事中不曾涉及,文中主要讲的是“人和”,故排除。B项只能解释最后一句话,与之前的“香火渐盛”矛盾,故排除。D项只印证了“香火渐盛”,对后来的“盛况不再”没有涉及,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7题:

由“和尚是剃了光头的,小张是剃了光头的。”可以推出:小张是和尚。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三个和尚在一所破寺院里相遇。“这所寺院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其能,看看谁能最后获得成功。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寺院恢复了往日的壮观。“都因为我礼佛念经,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为我勤加管理,所以寺务周全。”乙和尚说。“都因为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休、不事正务,渐渐地,寺院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问题:1.三个和尚组成的团队目标在那里?2.这个和尚团队为什么由盛转衰最终失败?3.这个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出在什么地方?


标准答案:1.三个和尚的目标是香火旺盛。2.寺院由盛转衰,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睦。3.和尚团队建设问题关键在于他们之间的不协作。团队成员协作不仅要分工,还要协作和监督,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彼此各自为政只能是一盘散沙。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如果团队中的成员只考自己的工作,而不去考虑他人,很可能因为协调不善而出现问题。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因为团队的成功才是每一个成员的成功。

第9题:

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那么三个和尚?


正确答案: 三个和尚没水喝

第10题:

《歌代啸》是一个喜剧。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