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

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律规范的分类看,其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 A、命令性规范
  • B、任意性规范
  • C、委任性规范
  • D、禁止性规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l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哪一情况?( )。

A.个别指引

B.确定的指引

C.不确定的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正确答案:C
「考点」法的作用「解析」法的指引作用分为确定的指引和不确定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前者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做出或抑制一定行为,后者通过给予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选择范围。

第2题:

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个别指引B.确定指引C.有选择指引D.非规范性指引


正确答案:C

个别指引指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的指引。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它又可分为确定指引和不确定指引,不确定指引又称为有选择指引。确定指引明确要求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而有选择指引则赋予人们选择的权利。

第3题:

请运用宪法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条款的含义及其意义。

《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答案:(1)《宪法》第33条第2款确立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其含义是:①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③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2)《宪法》第33条第3款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 (3)这两款规定是对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总要求。只有坚持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原则公民其他权利的实现才能有切实的保障。而只有符合了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基本要求每个人的权利才能有实现的现实基础。否则不仅自己的合理预期追求难以实现而且基本的人权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1)《宪法》第33条第2款确立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其含义是:①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③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2)《宪法》第33条第3款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 (3)这两款规定是对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总要求。只有坚持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原则,公民其他权利的实现才能有切实的保障。而只有符合了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基本要求,每个人的权利才能有实现的现实基础。否则,不仅自己的合理预期追求难以实现,而且基本的人权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解析:本题目要求运用宪法理论,分析两条款的含义及意义。所以,回答本问题分为三部分。分别分析两条款各自本身的含义,然后再阐明其所具有的意义,然后对前两部分进行总结,找出二者的联系及其意义。本部分重点分析两法条之间的联系。其意义也是从二者的联系出发的。

第4题: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 )

A.个别指引

B.确定的指引

C.有选择的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正确答案:C
解析:此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是可为模式,故表现在法的作用上就是有选择的指引。

第6题:

关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79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年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参考答案:45周岁

第7题:

《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和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个别指引

B.确定的指引

C.有选择的指引

D.非规范性指引


正确答案:C

第8题: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什么方面的自由?


参考答案:宗教信仰。?

第9题:

下列属于权义复合性规范的是( )。

A.《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B.《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C.《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D.《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老丁年事已高,有三子一女,老丁欲订立遗嘱处分财产,依据《继承法》,下列关于老丁订立遗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丁可以立遗嘱指定遗嘱执行人
B:老丁可以立遗嘱将财产赠给国家
C:老丁可以立遗嘱将财产指定赠给长子和次子
D:老丁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E:老丁可以立遗嘱指定由遗赠扶养协议的抚养人继承

答案:A,B,C
解析:
考点: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