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题目

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相比:
(1)所需刺激强度不同。局部电位是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的;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必须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2)膜反应性不同。局部电位只引起少量的Na+通道开放,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而动作电位发生时,大量的Na+通道开放,出现一个较大的膜的去极化过程,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也较复杂。
(3)局部电位是等级性的,而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
(4)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可以有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动作电位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5)局部电位只能在局部形成电紧张传播;而动作电位能沿细胞膜向周围不衰减性传导(等幅、等速和等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显著区别是存在()期。


正确答案:平台

第2题:

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正确答案: ①所需刺激强度不同。局部电位是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产生的;而动作电位的产生必须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
②膜反应性不同。局部电位只引起少量的Na通道开放,在受刺激的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去极化;而动作电位发生时,大量的Na+通道开放,出现一个较大的去极化过程。
③局部电位具有反应等级性,而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
④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可以有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动作电位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⑤局部电位只能在局部形成电紧张扩布;而动作电位能沿细胞膜向周围进行不衰减传导。

第3题:

细胞动作电位的正确叙述是 ( )

A、动作电位形态相同

B、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可变

C、阈下刺激引起低幅动作电位

D、动作电位超射值随刺激强度变化

E、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参考答案:E

第4题:

引起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临界膜电位是()

  • A、峰电位
  • B、阈电位
  • C、局部电位
  • D、动作电位
  • E、静息电位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比较心室肌、骨骼肌、心房肌、窦房结、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正确答案:1)骨骼肌AP的形成的离子基础:①升支:Na+内流;②降支:K+外流;③静息水平: Na+- K+ 泵活动,离子恢复静息时的分布状态;
2)心室肌AP:
(1)去极化过程:0期:由-90→+30mV左右, 持续1~2ms,Na+内流引起, Ina 通道,电压门控快通道,阈电位约为-70mV时激活,持续1ms,0mV开始失活;再生性循环。
(2)复极化过程:历时200~300ms
1期(快速复极初期):由+30→0mV左右,历时10ms。
由Ito 电流 即K+外流引起的。
I.to通道在去极化到-30 mV时激活,开放5~10ms。
2期(平台期,plateau):
①稳定于0mV,历时100~150ms,成平台状,是心室肌AP的特点,也是心室肌AP持续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
②同时存在内向的L型钙电流(ICa-L)、慢失活Na+电流、外向的延迟整流钾流(IK)、一过性外向电流(Ito)。 Ca2+和Na+内向离子流和K+ 外向离子流,初期处于平衡,随后,前者渐弱,后者渐强,形成平台期的晚期。
③L型Ca2+通道:慢通道,激活、失活、再激活均慢的电压门控慢通道,膜去极化达-40mV时被激活。阻断剂:Mn2+、维拉帕米等。
④IK1通道在0期去极化通透性下降(内向整流)后,缓慢恢复,而IK通道开放,K+外流渐强,膜逐渐复极化
I.K通道:膜去极化至-40mv时激活,复极化达-50mv时去激活。
3期(快速复极末期):0mV→-90mV,100~150ms。
L.型Ca2+通道失活关闭,IK电流增强, K+外流所致。在3期末IK1 也参与。
动作电位时程: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完毕的这段时间。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RP水平。细胞排出Ca2+和Na+,摄入K+,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 Na+-K+泵:排出3Na+,摄入2K+;Ca2+-Na+交换体:3Na+入胞,1 Ca2+出; Ca2+泵: 泵出少量Ca2+
3)窦房结AP:
窦房结:P细胞是窦房结的起搏细胞,为慢反应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特点如下:
①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小于浦氏细胞(分别为-90mV和-60mV);
②0期去极化幅度小(70mV),速率慢(10V/s), 时程长(7ms);主要依赖于L型钙通道;
③无明显复极1期和2期;主要依赖于IK通道;
④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0.1V/s)快于浦氏细胞(0.02V/s);
去极化过程:
0期:当4期自动去极到阈电位时,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Ica-L)。
复极化过程:
3期:0期去极到0mV时,L-型Ca2+通道失活,Ca2+内流止,而IK于复极初期激活开放,K+外流。
自动去极化 (4期)
* IK :进行性衰减(起主要作用);可被甲磺酰苯胺类药物阻断。
* If :Na+内流(起作用不大,在浦肯野C起重要作用),激活缓慢,电流强度小。可被铯(Cs)阻断。
* T型钙流:Ca2+内流:(ICa-T,后期起作用),4期自动去极化到-50mv时激活,引起少量内向T型钙流。可被镍(NiCl2)阻断。
4)浦肯野细胞
①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属快反应自律细胞,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②4期自动去极化离子基础:是随时间递增的内向电流If(Na+)和递减的外向IK电流(K+)所致。自动去极速率较窦房结为慢。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60mV)时爆发新的AP。
③Ik通道0期去极时开放,复极至-60mV开始关 闭,故对4期自动去极化作用较小。
④If通道复极至- 60mV时激活,-100 mV完全激活,并随时间推移渐强,膜去极化-50mV左右关闭。If电流是自动去极主要成分,为起搏电流,可被Cs2+(铯)阻断。

第6题: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正确答案:心室肌细胞有2期平台期

第7题:

细胞动作电位的正确叙述是()

  • A、动作电位传导幅度可变
  • B、动作电位是兴奋性的标志
  • C、阈下刺激引起低幅动作电位
  • D、动作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变化
  • E、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正确答案:B

第8题:


A.局部电位
B.锋电位
C.动作电位上升支
D.动作电位下降支

答案:C
解析:

第9题:

试比较心室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异点。


正确答案: 自律细胞AP特点:4期电位不稳定,自动去极化。
P.细胞动作电位主要特征:
1.最大舒张电位-70、阈电位-40
2.0期去极速度慢(7毫秒)Ca2+内流
3.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2期,无平台期
4.动作电位幅度低(70mv),无明显的超射。3期 K+外流
5.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0.1v/s)IkK+递减IfNa+ICa-T递增
浦肯野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与心室肌细胞比较:
①AP相似(2期较长)
②4期会自动去极化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率较心室肌细胞快,1期较心室肌细胞更明显,在1期和2期之间可形成一个较明显切迹,3期复极末所达到的最大负极电位较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更负,4期膜电位不稳定(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最长。

第10题:

关于细胞动作电位,正确叙述是()

  • A、动作电位形态相同
  • B、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可变
  • C、阈下刺激引起低幅动作电位
  • D、动作电位超射值随刺激强度变化
  • E、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