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和《通典》

题目

杜佑和《通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杜佑在最早的政书、唐刘秩的《政典》基础上,扩充为《()》。

A文献通考

B会要

C通志

D通典


参考答案:D

第2题: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南宋著名的史学家郑樵所撰《通志》,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史称“三通”。( )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

A、《通典》

B、《文献通考》

C、《通志》

D、《汉书》


参考答案:B

第4题:

评述杜佑的史学思想和历史观。


正确答案:杜佑明确表示通典是为了“将施有政”,因此杜佑的通典具有比以往的历史著作更加明确的“经世致用”的目的。杜佑史学思想核心是“经邦之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对刘知几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宗之要道”的史学思想的历史撰述实践上的发展。杜佑的“经邦之用”的史学思想有三个特点:
①具有勇敢的批判精神,他委婉的批评儒家经典中有许多空乏的言论,而罕存法制。其次同时又直接批评历代的重贤,说他们大都局限于指陈紊失之弊,很少有匡救之方。
②重实际讲实效,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杜撰通典着眼于现实而关注与理道,主张进一步研究理道的具体措施。
③把握了社会的症结,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杜佑青年时代经历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冲击深深影响了他的思想和撰述旨趣。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史他历史观的核心,他继承了司马迁、刘知几等人朴素的进化思想,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司马迁在考察古今变化时充分肯定历史是进化的,刘知几也认为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发展必然有新的特点,而且他也提出来了“古今不同,势使之然”的观点,认为促进时代推移时代变化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天命或各个意志为转移的势在起作用。而当他触及到对历史规律做具体分析时,就只能从“地富才良”等地理和人文的一般原则去说明了,这是刘知几的历史局限性,同时也是整个封建时代进步学者共有的局限性,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一个是反对“非今世古”,他从人口、地理等物质因素分析历史进化的势和理,但杜佑超越刘知几的地方在于一方面他指出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又看到了具体形势变化也会影响总的趋势和进程。其中包含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杜佑从地理条件不同说明中华民族与夷狄在礼俗文明发展进程上产生的差异原因虽不会全面,但却是很有意义的见解。
④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还表现在具有鲜明的变通和事实的历史见解。充分肯定了秦始皇贡献,但杜佑的历史进化思想却同他传统的门阀观念发生冲突,使前者发展受到限制。

第5题:

宋元以前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的代表作被后人称为“()”,除唐代杜佑《通典》外,另两部是南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正确答案:三通

第6题:

杜佑用30余年时间写成的《通典》,是我国第二部典章制度通史。()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成语“房谋杜断”中的“杜”指的是()。

  • A、杜甫
  • B、杜佑
  • C、杜牧
  • D、杜如晦

正确答案:D

第8题:

《通典》的作者是()

A. 郑樵

B. 杜佑

C. 司马迁

D. 班固


正确答案:B

第9题:

杜佑受刘秩曾作()启发,撰写成《通典》。


正确答案:《政典》

第10题:

杜佑


正确答案: 杜佑是我国唐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在唐朝为官60年,活了78岁,历任中央和地方多种要职。出于从历史上寻找挽救唐王朝颓势的考虑,撰写记载了我国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天宝末年典章制度演变的第一部典制体史书---《通典》。杜佑对于关于国家职能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杜佑具有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和朴素的历史进化观,但他们历史进化思想与传统的门阀观发生了冲突,从而限制了他历史进化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