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古人是如何从气势看风格的。

题目

试述中国古人是如何从气势看风格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看来,“气”是种自然物质,是种精神力量,世界是由一种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作为自然之气,它作用于万物,四时的景色变动更替,从而感动了诗人,情以物兴,情以辞发。气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的自然禀赋、精神人格,这对创作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气”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个重要概念,也是个混沌的概念。气势加强了情调的生动性和流动性,并呈现为多样的风格。由于诗人所养之气不同,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格调也不同,于是古人推衍出一系列的从属概念,如“意气”(由高尚气质形成的风格)、“气力”(作品体现的力量)、“生气”(作品的精神蓬勃抒发、神采盎然)、“神气”(作品传神有韵味)、“才气”、“气韵”、“气魄”、“气象”等用法,构成了一个以气为中心的概念系统,从不同侧面来说明艺术风格的特征。如韩愈的作品可以用气势来评价,其散文气势磅礴雄奇奔放,跌宕起伏又明快流畅。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虽与韩愈相标榜,但风格实不相同。从气的角度来看,主要因为气的性质和运气方式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宏壮丽华贵。

  • A、石柱
  • B、拱门
  • C、人面狮身
  • D、宫殿建筑

正确答案:D

第2题:

从人格化的维度看,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


参考答案:自然山水园 自然

第4题:

资产配置决策从时间跨度和风格类别上看,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 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资产混合配置

第5题:

从个性角度看,哪些因素会影响风格的形成?


正确答案:个性、气质、世界观、艺术观和审美意识、艺术传达能力。

第6题:

从《蜀道难》看李白诗歌风格。


正确答案: 本诗句式灵活多变与语言的奔放恣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独特个性。本诗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其他句式,短者三字,长者十一字,随心所欲,变化无穷。语言匀称对偶、通俗轻快。“危乎高哉”一句同义重复,是故意强调以张扬气势。“噫吁乎”三字叠用,奔放恣肆,无施不宜。

第7题:

不属于个性风格要大的是()。

  • A、大度
  • B、大胆
  • C、大气
  • D、有气势

正确答案:B

第8题:

试述莫里斯其人及其创导的设计运动,其设计主张、方法和风格如何?


参考答案: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去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有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应付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有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的困难。(时代背景)
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的手工产品的标准的手工技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为此,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织作坊,亲自设计并以手工制作各种织物、壁纸、地毯和家具等。其设计在否定当时机械化样式缺少曲线变化的前提下,运用了自然界有机物(如花草)的形式,并加以变形,使装饰纹样呈现出变化丰富的曲线,富有生机和运动感(风格特征)。它们和曾经风靡欧洲、有强烈装饰感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见巴洛克、罗可可)的曲线风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设计界。拉斯金和莫里斯的言行使其走进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他们从审美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但他们号召人们把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因此,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对产品(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第9题:

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

  • A、气势恢宏
  • B、色彩鲜丽
  • C、色彩不绚丽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试述从《诗集自序》看李梦阳的文学思想。


正确答案: (1)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重要论断,认为无人工藻饰,一切出于内心的真实情性,才是好诗,要象”礼失求之野“那样去寻真诗。
(2)指出当代文人、学子诗歌的根本弊病“情寡而工于词多”,远不如民间信口而来的歌谣,感叹像诗经那样出于文人、学子之手的雅颂之音不能再现。
(3)表达了他早年倡导的复古主义病根有反思、觉醒,认识到学杜、学六朝乃至学风雅都 不足以作出真正佳作,进一步肯定了“真诗乃在民间”结论的正确性。
(4)这样真诚的膺服民间创作,给民间创作如此高的肯定,在中国文论史上还属首次。这种发现,对后来的李贽、公安三袁和冯梦龙都有直接的影响,给当时文坛注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