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的举措有()。

题目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的举措有()。

  • A、恢复会众同唱众赞歌的制度
  • B、歌词尽量采用德语。
  • C、采用简朴明朗的和声体
  • D、使歌词和旋律清晰可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

  • A、猎歌
  • B、尚松
  • C、众赞歌
  • D、牧歌

正确答案:C

第2题:

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音乐体裁形式有()、()、()、()、()、()、()。


正确答案:弥撒曲;前奏曲;众赞歌;众赞歌;幻想曲;托卡塔;随想曲

第3题:

16世纪,马丁 ·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德国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哪种音乐体裁是这次运动的产物?( )


A.经文歌
B.众赞歌
C.康塔塔
D.喜歌剧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对马丁 · 路德的宗教改革的认识。1517年马丁 · 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其中对教会音乐的使用做出了全新的要求,创造了全新的教会音乐形态——众赞歌,也称赞美诗。众赞歌的代表作品为《上主是我坚固的堡垒》。B项正确。

A、C、D三项:经文歌诞生于中世纪;康塔塔形成于巴洛克时期;喜歌剧产生于古典主义时期。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4题:

文艺复兴时期有哪些音乐观念的更替?


正确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是声乐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
2、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体裁。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宗教产生了新的变化,世俗音乐得到发展,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分野开始模糊。
4、音乐情感呈一元化状态,二元化、戏剧性的因素也在酝酿之中。

第5题:

德国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音乐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德国的宗教音乐改革主要体现在,圣咏不用拉丁文而用德文演唱,曲调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甚至选用世俗曲调,通俗易唱,并认真吸取尼德兰复调技术,是单声部地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运用大小调体系,已接近后来的主调风格。

第6题:

文艺复兴时期昌盛的音乐里流派有()、()、()、()。


正确答案:尼德兰乐派;新艺术派;德国的新教圣咏;罗马乐派

第7题: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

  • A、勃垦第乐派
  • B、佛兰德乐派
  • C、威尼斯乐派
  • D、罗马乐派
  • E、宗教改革
  • F、新教音乐

正确答案:A,B,C,D,E,F

第8题:

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多声部世俗音乐体裁。

  • A、德国
  • B、意大利
  • C、法国
  • D、西班牙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16世纪“宗教改革”和“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正确答案: 宗教改革时期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众赞歌,它是路德教会的赞美诗,由马丁•路德领导创作。有些众赞歌是新创作的,另一些是用格里高利圣咏改编而成的,还有一些是用流行的世俗旋律填上宗教的歌词。以单声部的众赞歌为基础的复调创作有复调歌曲风格、经文歌风格、主调和声风格三种形式。
对应宗教改革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帕勒斯特里纳的音乐创作被视为“对应宗教改革”的理想在音乐上的实现。他严格遵守特伦特宗教会议后的禁令,作有《马采鲁斯教皇弥撒曲》,既有完美的复调音乐,又把歌词陈述得十分清晰。他的风格集文艺复兴复调之大成,成为后来复调教会音乐的典范。

第10题: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的发展?


正确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世俗音乐以“名歌手”(Meistersinger,也译为“工匠歌手”)为代表。“名歌手”来自市民阶层,他们沿袭了中世纪恋诗歌手的传统,有自己的行会,定期举办唱歌比赛,演唱的歌曲为单声风格,内容一般与《圣经》有关。代表人物是汉斯·萨克斯(H.Sachs,1494~1576)。
2、文艺复兴时期在德国产生了一种独唱歌曲——利德(lieD.。它是16世纪时结合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手法与德国中世纪以来的独唱歌曲,形成的四声部世俗声乐体裁。在四个声部中,一个声部为定旋律,其它三个声部围绕它构成复调;此外,利德中也有严格和声织体形式的作品。代表人物:路德维希·森夫尔(LudwigSen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