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

题目

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 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 C、理性认识
  • D、感性认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客观世界通过人的感官感知和头脑的加工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或概念。


参考答案:信息

第2题:

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是蓝色的,主要是因为( )

A.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
B. 因为天空是蓝色的,而天空包裹着地球
C. 大气分子、冰晶、水和太阳光共同作用形成
D.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折射所形成

答案:A
解析:
地球上表面积为5100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为1495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36100万平方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完全可以把“地球”改为“水球”,在地球的北半球,几乎全是海洋,可称为“水半球”,在南半球陆地比海洋多,可称为“陆半球”。又因为海洋皆为蓝色,所以在太空中看地球为蓝色,当然也有一些其它颜色.为什么那些陆地不明显呢?这是因为在陆地上更容易生成云。云是由水蒸气和灰尘组成的,海上灰尘太少,所以云不多,陆地则相反,能够形成许多云.这些云将陆地遮盖,所以在太空中陆地不怎么让人注意。海洋为什么又是蓝色的呢?那是因为太阳光有7种颜色,而蓝色是波长最短的一中,其次为紫色,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波长越长,则它的散射就越小,方向性好;波长越短则横容易散射;而且波长短不易被吸收,红色这种波长较长的便容易被吸收掉,所以海洋和天空都是蓝色的。所以地球看起来是蓝色星球。

第3题: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个别认识,这就是知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常识是通过我们的五种感官认识世界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感觉逐渐逼近事物,进而形成认识的是()


正确答案:夸美纽斯

第6题:

空气是没有颜色的,而晴朗的天空是呈现出蓝色,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

A.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晶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被它们阻挡,光线产生了折射,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B.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晶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遇到这些粒子,光线散射到四方,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C.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品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大部分被这些粒子阻挡回去,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D.越是晴朗的天气,天越蓝是因为晴朗的天气空气中的尘粒、水滴、冰晶等更多


正确答案:BD
天空呈现蓝色是因为太阳光被散射,而不是被阻挡,晴天显得更蓝是因为散射得更多。故选BD。

第7题:

山歌的音乐特征是()和()。

A.气势恢宏,自由悠长
B.娓娓动听,高亢嘹亮
C.高亢嘹亮,自由悠长
D.气势恢宏,娓娓动听

答案:C
解析:
由于山歌通常在户外旷野演唱,其声音需要传达远方,因而形成了高亢嘹亮、自由悠长的音乐特征。

第8题:

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蓝色天空的色温是19000k——25000k。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在利用网络下载的众多动听的音乐中,()是压缩率最高,音质最好的文件格式。


正确答案:MP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