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俗舞的“谐”与“卓”分别指什么?

题目

藏族民俗舞的“谐”与“卓”分别指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藏族自娱性舞蹈分开()和“卓”

A.果卓
B.谐
C.果庄
D.乐作舞

答案:B
解析: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谐”主要流传于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可以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堆谐》和《谐》。

第2题:

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均属于藏族舞蹈。( )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藏族民间舞蹈形式的是

A.绸舞

B.锅庄(果卓)

C.长鼓舞

D.芦笙舞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藏族主要分布、宗教信仰、居住民俗、饮食民俗、节日民俗、服饰民俗。


正确答案: 1.主要分布:西藏自治区;
2.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信仰笨教;
3.居住民俗: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平顶多窗;牧民住用牦牛毛织成的帐篷;
4.饮食民俗: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喝酥油茶、青梨酒。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地区不吃禽和鱼。藏族 不吃奇蹄类兽肉;
5.节日民俗:藏历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采化节、望果节、赛马节;
6.服饰民俗:上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长牛皮靴。男子将上辫盘在头顶上,女子将上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藏族 男女都喜爱戴藏式金花帽。

第5题:

卓舞


正确答案: “卓”舞,玉树歌舞之一,又被人们称为“果卓”,在康巴地区被汉语音译为“锅庄”,翻译成汉语就有“旋转之舞”或“围绕之舞”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译成“圆圈舞”。

第6题:

“谐”又称作“踢踏舞”。( )


答案:错
解析:
“堆谐”又称作“踢踏舞”。

第7题:

堆谐是一种藏族歌舞音乐,主要流行在西藏的西部地区,在拉萨地区也颇为盛行,其具有藏族()的风格特点。

  • A、弦子
  • B、踢踏舞
  • C、热巴舞
  • D、囊玛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下面旋律片段属于哪种民族舞蹈音乐?( )

A.傣族孔雀舞
B.维吾尔族赛乃姆
C.苗族芦笙舞
D.藏族果谐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对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理解。维吾尔族音乐节奏常见2/4或4/4拍,速度较快,节奏上常出现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型,旋律发展承锯齿状。视唱乐谱可以判断该旋律具有明显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结合选项判断为“维吾尔族赛乃姆”。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9题:

藏族堆谐音乐可以分为降谐、觉谐两类,“降”是指()。

  • A、慢
  • B、快
  • C、不慢不快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青海玉树地区的藏族民间歌舞有哪些?并简要介绍其中的“卓”舞。


正确答案: 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们常说青海玉树的藏族群众“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因此,被誉为“歌舞之乡”。除了情歌“拉伊”外,玉树地区广泛流传着“卓”、“依”、“热巴”、“热依”、“锅哇”、“巴吾巴姆”、“则柔”、“宗教舞”等多种形式多样、热情活泼、旷达豪放的民族歌舞。
“卓”舞:是一种古老的歌舞艺术,在康巴一带称为“锅庄”,“锅庄”是藏语译音,较准确的译音应是“锅卓”,“卓”藏语意为舞,“锅”藏语意为圆形,也就是圆圈形式的舞蹈。“卓”有两种,一种称为“求卓”即宗教“卓”,另一种是流行在民间的“卓”。这种“卓”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表演,人数不定,十几人,几十人皆可,常常是男女各半,围成圆圈,时而轮流跳唱,时而一起跳唱,没有时间、场合等限制,有的地方男女还手拉手地表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