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

题目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这段话反映出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的突出特点是:()

  • A、暴力抢掠,以直接获取财富
  • B、垄断贸易以获取商业利润
  • C、武装侵略,吞并领土以扩大版图
  • D、输出商品以占领市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英国的正式名称在1921年改为()。

A.大英帝国

B.大英联邦

C.大不列颠王国

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参考答案:D

第2题:

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由欧洲来的()人定居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大约在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也陆续搬到了不列颠群岛上,其中一支称为“()”人,不列颠岛由此得名。


正确答案:伊比利亚人;不列吞人

第3题:

5和10英镑全息标的图案是()。

A.不列颠女神像和英镑符号

B.面额数字

C.不列颠女神像

D.英镑符号

E.主景人像


参考答案:BC

第4题:

《大不列颠志》


正确答案: 近代英国著名史学家威廉·坎顿的代表作之一作。全书按国别、郡别记载地理和历史,具有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作者开发了前人笔记、铭文、古物、口碑、地名沿革等史料领域,是信息量极大、文词优美的不列颠历史和风物志,曾长期作为牛津大学史地教科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5题:

公元4~5世纪,奴隶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的打击下,罗马帝国逐渐衰落。到5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至此宣告结束。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不列颠


正确答案: 不列颠岛(GreatBritain)是一个位于欧洲西方外海的岛屿,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以及周围一些小岛,目前为英国控制。不列颠岛为欧洲最大的岛屿。

第7题:

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 A、《中国百科全书》
  • B、《永乐大典》
  • C、《不列颠百科全书》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不列颠模式


参考答案:

是区域开放的一种模式,对于一国内部之特定区域来说,经济开放同时面临两个层面的选择:一个层面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另一个层面是对国外的开放;前一个层面可以叫做区际开放,后一个层面可以叫做国际开放。不列颠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区际开放先于国际开放。


第9题:

材料一: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材料三: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印度棉纺织业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产量剧增,质优价廉。

第10题:

英国的正式名称在1921年改为()。

  • A、大英帝国
  • B、大英联邦
  • C、大不列颠王国
  • 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