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对经济稳定的不同影响。

题目

比较分析货币政策的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对经济稳定的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相机抉择是指政策制定者在事件发生时自由地作出判断并选择当时看来合适的政策。凯恩斯主义建议的反经济周期应遵循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衰退和萧条、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使经济景气回升,减少失业,保持经济一定的增长。当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较大上升时,实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控制需求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过快增长,避免因过快增长引起经济大幅下滑、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这种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就属于斟酌处置。这也是许多国家政策运用的实际操作方法,尽管各国在不同时期政策搭配和力度存在差异。
(2)所谓根据规则实施,就是政策制定者提前公告政策如何对各种情况作出反应并承诺始终遵循其公告。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不同意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弗里德曼建议,应当废除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应当以固定不变的百分比增长。这一比率可以根据价格稳定的目标来确定或者是根据某种最优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来确定。货币存量(应当)年复一年地按固定比率增长,不能有任何迎合周期需要的增长率变化。固定不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选择应当大致与最终产品价格的比较稳定的长期水平相当。根据过去90年的平均情况来看,货币即现金加上所有商业银行存款,大体需要每年稍高于4%的增长率。这种不管经济景气如何,货币供给都以固定不变的百分率增长,而且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政策规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凯恩斯建议货币政策应:

A.实行“单一规则”

B.保持稳定

C.相机抉择

D.适度从宽


正确答案:C

第2题:

试论税收与经济稳定的关系,并说明经济波动时政府应如何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和相机抉择机制。


正确答案: 经济稳定——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总供给=总需求——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和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两个过程可以实现供需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稳定。
(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内在稳定器)
1.定义:指在既定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下,税收制度本身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做出调整,从而减缓经济的波动。
2.具体表现过程:
(1)经济衰退(供>求),国民收入↓,税收自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相对↑,总需求↑,经济复苏。
(2)经济过热(供<求),国民收入↑,税收自动↑,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相对↓,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主要表现在累进的所得税制上
(二)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人为稳定器)
1.定义: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制定相应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
2.具体表现过程:
(1)经济衰退(供>求),以减税为目的的扩张性税收政策(降低税率、增加减免税和税收优惠,提高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总需求↑,经济复苏。
(2)经济过热(供<求),以增税为目的的紧缩性税收政策(提高税率、设置新税,降低起征点和免征额),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3.值得注意: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的特点是逆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因此,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的正确判断是实施相机抉择税收政策的重要前提。如果判断失误,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会干扰经济原有的运行机制,甚至偏离正确方向。

第3题:

弗里德曼主张放弃“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而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规则应该是()。

  • A、扩张规则
  • B、紧缩规则
  • C、单一目标
  • D、相机抉择

正确答案:D

第5题:

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属于()

  • A、货币政策
  • B、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D、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C

第6题:

货币学派由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货币政策应该是()。

A.适度从紧
B.相机抉择
C.单一规则
D.适度从宽

答案:C
解析:
货币学派代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因而“单一规则”可行,故C项正确;当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速过快出现泡沫,国家就会采取适度从紧的政策,故A项错误;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量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故B项错误;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第7题:

20世纪70年代后期,()概念的首次引入开启了新一轮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 A、时间非一致性
  • B、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 C、相机抉择
  • D、逆经济周期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下列()是指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A、相机抉择

B、政策搭配

C、统筹兼顾

D、单一规则


答案:C

解析:统筹兼顾的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实现宏观调整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根据市场情况和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某种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需求管理,保证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的一种方式。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

所以将两个目标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是统筹兼顾,答案选C。

第9题:

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应遵循()。

  • A、单一目标规则
  • B、相机抉择
  • C、紧缩性规则
  • D、扩张性规则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货币学派由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货币政策应该是()。

  • A、适度从紧
  • B、相机抉择
  • C、单一规则
  • D、适度从宽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