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题目

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语法意义?什么是语法形式、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建立的客观依据,语法形式的构成离不开语法意义这个基础,没有不表达语法意义的空洞的语法形式,不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的存在是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显示出来,没有一定的语法形式,没有词形或位置的变化,我们无法通过词语本身看出语法意义来。

第2题:

为什么语法形式是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正确答案:也可以说,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

第3题:

语法范畴,每一种语法范畴都有相同的语法形式和意义领域。()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范畴?


正确答案: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例如英语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复数通过附加词尾s等表示,数就是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级等。
性:通过词(主要是名词、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
数:通过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量的特征。
格:表示名词、代词等在句法结构中同其他词的关系。这是最复杂的语法范畴。
时: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特征。
体: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进行状态的特征。(强调动作的持续与否)
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
式: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明说话人对动作行为的主观态度。
人称: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
级: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程度差别。

第5题:

什么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第6题: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可以说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即抓住一种形式的时候要问这种形式有什么用处,发现一种意义的时候要问这种意义是怎么来的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都有不同的情况,彼此有错综的表现。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也并非简单对应,相互有复杂的关系。

第7题:

为什么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体现的意义?


正确答案:也可这样说,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第8题:

什么是语法范畴?举例说明主要的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主要的语法范畴有性范畴,数范畴,格范畴,体范畴,时范畴。

第9题: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语法意义: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或结构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语法意义又是非常宽泛的,这些意义的产生都发生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中,独立地看这个词,是无法看到这些语法意义的。
语法形式:表现语法作用(意义)的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关系: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没有语法形式,语法意义没有外部标志,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没有语法意义,语法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成为多余。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语法意义附着在一定的语法形式上,通过语法形式表现出来。

第10题:

为什么说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在许多语言中不是对等的?


正确答案:语法意义是观念性的东西,要通过其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语法形式表达出来。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在许多语言中不是对等的,从数量中讲,语法形式要少于语法意义。从两者关系来讲,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好多个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
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法形式用于表达语法意义,语法意义必须用语法形式表达,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