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翻译延长阶段需要()

题目

原核生物翻译延长阶段需要()

  • A、转肽酶
  • B、甲酰蛋氨酰-tRNA
  • C、EFTu
  • D、GTP
  • E、mRN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复制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合成方向均为5'→3'

B.真核生物的崎片段短于原核生物

C.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点少于原核生物

D.真核生物复制延长速度快于原核生物


正确答案:AB
解析:真核及原核生物复制时其合成方向均为5'→2'。一般崎片段大小在一至二千个核苷酸范围,而真核生物的同崎片段只有数百个核苷酸,较原核生物的要短。真核生物复制延长速度慢于原核生物,但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始点,是多于原核生物的。因此只有A、B是正确的。

第2题:

原核生物多肽合成的延长阶段需要将氨基酰.tRNA带入核糖体A位,与mRNA密码识别,参与这一作用的延长因子成分应为

A、EFTu-GTP
B、EFTs
C、EFTu-GDP
D、EFTG
E、EFTs-GTP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参与多肽链延伸过程的蛋白质因子。从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可纯化获得三种延伸因子,即EFTu,EFTs和EFG,分子量大约分别为4.7万,3.6万和8.3万。EFTu与GTP结合成EFTu-GTP,然后再与氨酰tRNA结合,形成三复合体氨酰-tRNA-EFTu-GTP。这种三复合体与核糖体的氨酰tRNA部位(A部位)结合,继而GTP被分解,EFTu以EFTu-GTP的形式从核糖体上游离出来。游离的EFTu-GDP与EFTs反应,再生成EFTu-Ts,然后与GTP结合成EFTu-GTP。另一方面结合在P部位。多肽链即可延长一个氨基酸残基。接着肽基tRNA从A部位转移到P部位,P部位的tRNA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该反应由EFG(G因子,亦称为移位酶)催化,再将一分子的GTP水解。由于上述反应的逐次反复进行,而使多肽链延伸反应得以进行,每延长一个氨基酸残基,就水解两分子GTP。动物细胞或其他真核细胞基本上也以同样机制进行多肽链的延伸,并且也分离到了对应于原核细胞的各因子。

第3题:

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起始

B、延长

C、肽基有P位移至A位

D、核糖体移位


参考答案:C

第4题: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不同之处在于( )。

A.真核生物先靠shine-Dalgarno序列使mRNA结合蛋白体
B.真核生物帽子结合蛋白是翻译起始因子之一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使用不同的起始密码子
D.真核生物mRNA与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rpS-1识别结合
E.原核生物有TATAAT作为翻译起始序列,真核生物则是TATA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不同之处( )

A.真核生物先靠Shine—Dalgarno序列使mRNA结合核糖体
B.真核生物帽子结合蛋白是翻译起始因子之一
C.IF比eIF种类多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使用不同起始密码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对原核、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均有干扰作用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干扰素对病毒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它在双链RNA(如RNA病毒)存在下,可诱导一种蛋白激酶,后者使eIF(下标)2发生磷酸化,由此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其二是它还可诱导生成一种罕见的寡聚核苷酸,称为2′-5′A,2′-5′A可活化一种称为RNaseL的核酸内切酶,后者可降解病毒RNA,从而使病毒蛋白质无法合成。嘌呤霉素对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均有干扰作用,故难用作抗菌药物。

第7题:

原核生物翻译的过程。


答案:
解析:
蛋白质生物合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起始:(1分)(1)IFS促进70S亚基的解离,并与30S亚基结合,结合有IF。的30S亚基与mRNA结合,使30S亚基的部分P位对准起始密码子AUG.(2)IF:与携带甲酰甲硫氨酸的起始tRNA结合并与GTP形成三元复合物,然后再与30S亚基结合,使起始tRNA进入30S亚基的P位,形成完全起始复合物。(3)50S亚基结合之前发生IF2.IF,从起始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并发生GTP水解,释放的能量改变了30S亚基和50S亚基的构象,促进70S核糖体的形成。此时起始tRNA在P位,A位准备接受氨酰-tRNA,二者形成肽键,标志起始阶段结束。(3分)二.延伸:(1分)肽链延伸过程由多个循环组成,每个循环包括三个步骤:(1)aa-tRNA与核糖体结合,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氨基酸被专一的tRNA所携带,生成aa-tRNA在EF-Tu和GTP作用下强烈促进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2)肽键形成,aa-tRNA结合于核糖体A位后,在肽基转移酶催化下,将P位tRNA上的肽基通过其羧基与A位tRNA上氨基酸连接,形成肽键。(3)移位,肽键形成后,核糖体处在前移位状态,这时占领P位的是去酰化tRNA,A位是肽基tRNA,然后进行移位。(3分)三.终止:(1分)延伸至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释放因子进人核糖体,使新生肽链及核糖体从mRNA上释放出来。肽链合成终止。(1分)

第8题: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原核生物有TATAAT作为翻译起始序列,真核生物则是TATA

B、真核生物无靠shine-Dalgarno序列使mRNA结合蛋白体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使用不同的起始密码子

D、真核生物帽子结合蛋白是翻译起始因子之一

E、真核生物mRNA与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rpS-1识别结合


参考答案:D

第9题:

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是由于

A.抑制氨基酰-tRNA与原核生物白体结合
B.抑制氨基酰-tRNA与原核细胞白体结合
C.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阻断蛋白质翻译延长过程
D.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阻断蛋白质翻译延长过程
E.抑制核蛋白体大小亚基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A.ATP
B.CTP
C.UTP
D.GTP

原核生物肽链延长需要的能量来源是( )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生物合成是耗能过程,每个氨基酸活化为氨基酰一tRNA消耗2个高能键(ATP),肽链延长时进位、转位各消耗1个高能键(GTP)。DNA复制时拓扑酶、DNA连接酶等发挥作用时都要消耗能量(ATP)。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