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区别。

题目

试述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


正确答案: 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有时常常混淆不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将民间流传的通俗文学统统看成是民间文学。郑振铎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曾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郑先生的意见发表于半个世纪之前,今天,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一般已不难划分。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
一是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
二是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形式创作和流传的。
三是内容和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自发创作,是其思想情趣的自然流露,通俗文学的创作一般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反映的内容也良莠不齐,二者的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

第2题:

试述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正确答案: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都是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阅读、理解与评价,二者在对象范围、接受特征和知识背景等方面有所不同。
1)文学接受的对象通常只限于文学作品,而文学批评以作品为主要对象与基本出发点,却往往涉及更广泛多样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运动等,需要在宏观的审视中把握具体作品,或将具体作品的接受推进到某个文学系统的评判,甚至进行批评之批评、批评与反批评。
2)文学接受突出个体性,是个人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性接受,批评者不仅代表个人,还是一定读者群的观点。
3)文学接受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却不一定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文学批评家往往受过职业化训练,具备必要的理论背景、知识框架与批评方法,能熟练地运用专业术语写作。

第3题:

文学接受与文学消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参考答案:第一,文学接受专指审美文化范围之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而文学消费不仅包括未含阅读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也包括阅读、欣赏文学的精神消费活动。
第二,两者的角度与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文学接受是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者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围,重点关注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的过程,尤其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4题: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文学消费已经包涵了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是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首先,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具有文学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其次,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又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比如有的人买书并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收藏、摆设或显示某种品味、身份。或者投资购买某一种罕见的版本,还有出于对美好东西的嗜好而购买。购买、拥有而未曾进入阅读属于文学消费行为,不能称之为文学接受活动,文学接受则需要精神消费能力,是为欣赏而阅读,所以说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了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第三,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它们的主客观条件是各有侧重的,主观条件方面,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消费心理和经历能力、闲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除了以上的条件外,更强调接受者的个性、气质、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和阅读心境等。客观条件方面,文学接受则主要指接受的文本以及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总之,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关系既有不能互相替代和差异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打通的一面,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可以说它是初级状态的或者说低层次的文学接受,而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可以说它是高级状态的或者说高层次的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二者共同指向的核心均为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这个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

第5题: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未含阅读行为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重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第6题:

试述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文学产品的价值在文学消费才得以完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生产周期并非以作家创造出一部文本为终结,而是要经过读者大众的消费,文学生产才真正完成,文学消费是文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有赖于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
(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作品的生产最终是要被消费的,所以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无法忽视消费者的不同层次和要求。如文学生产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就是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3)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正是读者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如果脱离了读者的消费需求,文学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第7题:

如何理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对应,是主体对于文学生产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消费,既包括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活动,也包括对文学的物化形态的购买、占有的活动。狭义的文学消费专指精神消费即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或专指对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书籍的物质消费即不包括阅读、欣赏活动而进行的对文学作品的购买、占有的消费现象。前者在文学理论中一般用文学接受的概念来指称,而后者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文学消费概念,在这里,将对狭义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
(2)二者之间的区别。文学接受是纯粹性的精神性消费;而文学消费则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消费本身并不涉及对文学文本的精神性追求。与此相应,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对于进行消费和接受活动的主客体要求也存在差别,文学接受要求作为接受的主体的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要求作为客体的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一定审美的价值;文学消费则要求消费主体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能够储藏文学文本的物化形态空间,对于消费客体来说,则要求消费客体能够物美价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重要条件,从一定范围来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前提。文学消费作为资本运行的一种表现方式,必然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来为产品的销售拓宽范围,而这种宣传本身在实质上为文学的接受提供了一个“先入之见”,也即构成接受者接受文学文本的“前理解”的组成部分,必然地对于接受者对文本接受受到或隐或显、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文学接受本身对于文学消费同样存在着相当的反作用力,接受者尤其是专业接受者对于特定文学文本的接受结果如果进入公共传媒领域,必然对于此一文学书籍的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将推动或阻碍文学消费的广泛程度、消费水平等。

第8题:

试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文学消费已经包含了文学接受的内容。
(一)区别:
①文学消费指未含阅读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范围内的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
②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是文艺社会学范畴,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关注文学产生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映与再创造。两者相互联系,有打通的一面,又有不能代替和差异的一面。
(二)联系:
①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实现延伸的高级状态;
②文学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第9题:

文学接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A、文学创作
  • B、文学阅读
  • C、文学消费
  • D、文学鉴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试述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正确答案: 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古今中外人们所普遍认识到的,但它们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或隐或现,或轻或重,一般说来,在社会矛盾激化的动荡世纪,其意识形态性表现得很鲜明,而在社会矛盾缓和的情况下则表现得间接和隐蔽。说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并不是说文学消费本身就直接是意识形态,也并不是说文学消费等同于政治、哲学等观念的直接接受和占有。而是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或更新消费者的艺术感受力,进而影响其对整个世界的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