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寿险公司2010年结束后,通过年末会计检查,发现尚有如下会计事

题目

甲寿险公司2010年结束后,通过年末会计检查,发现尚有如下会计事项未进行核算并记录。该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按照2亿元净利润的10%计提了法定盈余公积金,对该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后的结果是()。

  • A、负债减少2亿元,所有者权益增加2亿元
  • B、资产增加0.2亿元,所有者权益增加0.2亿元
  • C、负债减少2亿元,资产增加2亿元
  • D、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均不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与首次承接审计业务相关的部分事项如下:
(1)DEF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甲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XYZ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但未完成审计工作。A注册会计师将DEF会计师事务所确定为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其进行了沟通。
(2)A注册会计师在与甲公司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并征得管理层同意后,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了口头沟通,沟通内容包括:是否发现甲公司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甲公司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向甲公司治理层通报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以及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甲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3)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期初余额,A注册会计师检查了形成期初余额的会计记录,以及包括投资协议和被投资单位工商登记信息在内的相关支持性文件,结果满意。
(4)A注册会计师对2018年末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将年末存货数量调节至期初存货数量,并抽样检查了2018年度存货数量的变动情况,据此认可了存货的期初余额。
(5)在征得甲公司管理层同意,并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承诺不对任何人作出关于其是否遵循审计准则的任何评论后,A注册会计师通过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获取了有关甲公司固定资产期初余额的审计证据,并在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中提及部分依赖了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恰当。前任注册会计师还包括XYZ会计师事务所/在后任注册会计师之前接受委托对当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
(2)不恰当。应在接受委托前/签署业务约定书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
(3)恰当。
(4)不恰当。还应对期初存货的计价实施审计程序。
(5)不恰当。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自身实施的审计程序/得出的审计结论负责。

第2题:

ABC 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 2018 年度财务报表,委派 A 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 人。与首次承接审计业务相关的部分事项如下:
(1)DEF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了甲公司 2017 年度财务报表。XYZ 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 2018 年度财务报表,但未完成审计工作。A 注册会计师将 DEF 会计师事务所确定为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其 进行了沟通。
(2)A 注册会计师在与甲公司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并征得管理层同意后,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了 口头沟通,沟通内容包括:是否发现甲公司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甲公司管 理层存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向甲公司治理层通报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律法 规行为以及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甲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3)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期初余额,A 注册会计师检查了形成期初余额的会计记录,以及包括投资 协议和被投资单位工商登记信息在内的相关支持性文件,结果满意。
(4)A 注册会计师对 2018 年末的存货实施了监盘,将年末存货数量调节至期初存货数量,并抽样检 查了 2018 年度存货数量的变动情况,据此认可了存货的期初余额。
(5)在征得甲公司管理层同意,并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承诺不对任何人做出关于其是否遵循审计准则 的任何评论后,A 注册会计师通过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获取了有关甲公司固定资产 期初余额的审计证据,并在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中提及部分依赖了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对上述(1)至(5)项,逐项指出 A 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不恰当。应当将 DEF 会计师事务以及 XYZ 会计师事务所均确定为前任注册会计师。
(2)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接受委托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此部分内容。
(3)恰当。
(4)不恰当。应当对期初存货项目的计价实施审计程序。
(5)不恰当。后任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中表明,其审计意见全部或部分地依赖前任注册会计 师的审计报告或工作。

第3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中与会计分录测试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管理层以充分了解甲公司是否存在与处理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相关的不恰当或异常的活动。 (2)A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甲公司财务报告流程以及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控制后,直接实施了细节测试。 (3)考虑到对财务报表项目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已涵盖了日常会计分录,A注册会计师认为无需测试整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仅测试了甲公司于2014年末作出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 (4)A注册会计师根据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2014年末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清单,选取了测试样本。 (5)A注册会计师选取了符合设定的异常特征且金额高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作为测试样本。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不恰当
A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参与财务报告过程的人员以了解甲公司是否存在与处理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相关的不恰当或异常的活动。
(2)
不恰当
A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甲公司财务报告流程以及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控制后,必要时,测试相关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3)
不恰当
由于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可能发生于整个会计期间,并且舞弊者可能运用各种方式隐瞒舞弊行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有必要测试整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
(4)
不恰当
在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清单选取样本测试前,应测试总体的完整性。
(5)
不恰当
还应当考虑不具备设定特征,但是可能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作为测试样本。

第4题:

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50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000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900000元。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200000元,年末数为250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125000元,年末数为100000元。要求:作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计算甲公司当期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5000000×33%=1650000(元)
计算甲公司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250000-200000)+(125000-100000)=75000(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1650000+75000=1725000(元)
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1725000
贷:应交所得税 16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0

第5题:

对甲公司实施的下列会计监督中,属于社会监督的是(  )。

A.财政局对甲公司开展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B.会计师事务所对甲公司进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
C.甲公司的审计部门对本公司会计账簿进行监督检查
D.税务局对甲公司开展企业所得税专项税务稽查

答案:B
解析:

第6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甲公司2012年度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甲公司2011年度报表由XYZ会计师事务所的X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相关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与X注册会计师进行电话沟通,询问其是否发现甲公司管理层存在正直诚信方面的问题以及与甲公司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上是否存在意见分歧,并在沟通之后告知甲公司管理层。
要求: 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处理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恰当
①与前任的沟通需要事先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 ②还应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向被审计单位治理层通报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和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第7题:

共用题干
1.财政机关对甲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度财务工作进行检查,但甲公司领导以“财务部门负责人出差”为由予以拒绝,后经多方协调,财政机关对该公司进行了检查,检查时,发现如下问题:(1)2月15日,公司从外地购买了一批货物,收到发票后,经办人员王某发现发票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不相符,便将发票退回给出具单位,要求对方重开。(2)3月20日,公司从事收入、支出、费用账目登记工作的吴某休产假,公司决定由出纳员李某临时顶替一下其工作,并按规定办理了交接手续。(3)甲公司将出售废料的收入不纳入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而另设账簿进行核算,以解决行政管理部门的福利。(4)甲公司以虚假的经济事项编造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并据此编制了财务会计报告。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甲公司以虚假的经济事项编造了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并据此编制了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认定为()。
A:伪造会计凭证行为
B: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行为
C:伪造会计账簿行为
D: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本题考核原始凭证审核的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本题考核会计人员的交接和内部牵制制度。根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因此选项A和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必要时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本题考核违反会计法律的法律责任。根据规定,单位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中统一登记核算,不得私设账簿登记核算。对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按规定应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属于会计人员的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题考核财政部门对单位违法行为的认定。根据规定,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属于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行为。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行为,属于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第8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与存货和应收账款审计相关的部分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通过电子邮件对某海外客户发函,接收人的邮箱域名为个人邮箱。A注册会计师在邮件正文中向接收人确认身份信息,回函无差异,据此认可了回函结果。
(2)某客户应收账款回函存在大额差异,回函载明的原因为对方适用与甲公司不同的会计准则,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该差异源自“会计准则不一致”,认可了该应收账款余额。
(3)某客户应收账款回函中包含如下注释“我方没有义务必须提供本信息,不承担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责任、义务和担保”,A注册会计师认为不会影响回函的可靠性,据此认可了回函结果。
(4)A注册会计师在对某批次袋装原材料进行抽盘时,确认袋数后,根据包装袋上标示的重量计算得出原材料总重量,并与账面记录进行了核对,未发现差异。
(5)因未收到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也未安排付款,甲公司未将相应原材料计入存货账簿记录和纳入盘点范围,A注册会计师检查了期后的发票和入账记录,认可了年末存货数量。
(6)因天气恶劣,A注册会计师无法在2018年12月31日到达甲公司某外地仓库现场对存货实施监盘,通过检查了甲公司的相关存货盘点报告和进销存记录,认可了年末存货数量。
要求:
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不恰当。从私人电子邮箱发送的回函,存在舞弊风险迹象,注册会计师需要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确定是否存在舞弊。
(2)不恰当。注册会计师应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调查回函差异原因并确定是否存在错报。
(3)恰当。
(4)不恰当。还应称量袋装存货的重量。
(5)不恰当。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对该存货暂估入账并纳入盘点范围。
(6)不恰当。应当另择日期实施监盘,并对间隔期内存货的变动实施审计程序。

第9题:

甲公司于2007年年初通过收购股权成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07年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100万元;2008年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50元。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4%。要求:对此业务编制2008年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

第10题:

甲寿险公司2010年结束后,通过年末会计检查,发现尚有如下会计事项未进行核算并记录。该公司在2010年11月30日购买了价值180万元的计算机服务器一台并支付了款项,应该计提折旧费5万元。该事项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是()。

  • 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175万元
  • 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175万元
  • C、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180万元
  • D、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180万元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