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师2017年将自己研制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提供给甲企业,

题目

某工程师2017年将自己研制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提供给甲企业,取得技术转让收入3000元;又将自己发明的一项专利的所有权转让给乙企业,取得收入45000元。该工程师两次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7640元
  • B、7650元
  • C、7680元
  • D、920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厂委托乙研究所研制一种水稻收获机,研究经费由甲厂负担,双方末就技术成果权的归属作出约定。乙按期完成研制任务,并交付甲厂使用,同时,以自己的名义就该技术申请并取得专利。甲厂为满足市场需要,许可丙厂使用该技术生产水稻收获机。吴某从丙厂处购进该专利产品,并转手销售。乙发现后向甲、吴某提出交涉,甲认为该技术属于自己所有,并认为乙将自己出资委托其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吴某认为是从丙厂处购进的产品,自己没有侵权。从而引起诉讼。

问:(1)专利权属于甲还是乙?为什么?

(2)乙是否侵权?甲是否有权许可丙厂使用技术生产?

(3)丙厂使用该技术生产是否侵权?吴某销售该专利产品是否侵权?为什么? 侵权者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乙,因合同未约定成果权的归属,依法属于开发人,所以专利权属于乙,乙依法有权申请专利
(2)否,甲不是专利权人无权许可丙厂生产该专利产品,甲的许可行为属于侵权
(3)丙厂生产制造和吴某销售产品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属于侵权,但由于其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属于善意侵权
(4)甲应当停止侵权,赔偿乙的损失或让甲向乙返还不正当得利,或者将合同权利转让给乙
吴某有合法来源,根据善意侵权原则,应当停止侵杈,禁止继续销售,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丙虽也属于善意侵权,但善意侵权不涉及制造,所以丙厂应该停止侵权,承担赔偿责任

第2题:

企业接受某股东以货币150 000元和非专利技术进行的投资,非专利技术协商作价320 000元。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 150 000
    无形资产 320 000
  贷:实收资本 470 000

第3题:

2006年度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某外国企业将一项商标使用权提供给境内甲公司使用,甲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80万元。甲公司应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 )万元。

A.7.6

B.8

C.20

D.27.6


正确答案:A

第4题:

甲公司2019年年初取得一项非专利技术,取得成本为10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对于该项非专利技术甲公司无法预测其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根据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2019年年末甲公司发现市场上已存在类似非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从而对甲公司产品的销售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甲公司预计将该非专利技术出售可获得价款600万,在处置过程中还将发生相关费用50万元;如果甲公司继续持有该项非专利技术,则预期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9年年末甲公司对该项非专利技术的会计处理为( )。

A.计提减值准备250万元
B.计提减值准备350万元
C.计提减值准备450万元
D.计提减值准备150万元

答案:A
解析: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指以下两项金额中的较高者:(1)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额;(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50万元,在2019年年末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750=250(万元)。

第5题:

下列收入中,应按“财产租赁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房产转租收入
B.将房产提供给债权人使用而放弃的租金收入
C.将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使用的收入
D.公司制企业将企业仓库对外出租而获得的租金收入
E.个体工商户业主将私有住房对外出租而获得的租金收入

答案:A,B,E
解析:
选项B,属于以房屋租金抵偿债务,属于财产租赁所得;选项C,非专利技术使用权让渡他人使用取得的收入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选项D,公司制企业将企业仓库对外出租而获得的租金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6题:

王工程师当月将自己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提供给甲企业,取得技术转让收入为30000元,当即拿出8000元通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捐赠给灾区##同年该专利获瑞士“世界风”科技进步奖50000美元,该工程师拿出10000美元捐赠给当地环境保护组织,该工程师两次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 7640元

B. 3360元

C. 3866元

D. 9200元


正确答案:B

第7题:

李某是甲公司的研究人员,承担了一种冷藏机的研制任务,在研制成功前辞职开办乙公司。辞职近一年时,李某研制成功了该冷藏机,并以乙公司的名义申请并获得了专利。丙公司在李某研制成功之前已经研制出该冷藏机技术并开始生产产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该专利权应归甲公司享有,李某享有在专利文件中署名的权利

B.该专利权应归甲公司享有,乙公司享有免费使用权

C.该专利权应归乙公司享有,甲公司享有免费使用权

D.在该专利授权后,丙公司应停止生产该冷藏机


正确答案:A
《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1条规定,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根据法律规定,本题中李某研制的冷藏机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甲公司享有,乙公司不享有该冷藏机的专利权。所以,A项正确,B、C两项错误。《专利法》第63条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故D项错误。所以,选择A项。

第8题:

某工程师2007年将自己研制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提供给甲企业,取得技术转让收入为3000元,又将自己发明的一项专利转让给乙企业,取得收入为45000元。该工程师两次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7640

B.7650

C.7680

D.9200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企业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累计支出680万元,其中280万元属于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40万元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160万元属于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该技术研发完成并形成一项非专利技术。不考虑其他因素,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20
B.680
C.280
D.440

答案:C
解析: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所以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280万元。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分录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40+160)400
——资本化支出280
贷:银行存款680
借:管理费用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0
借:无形资产28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80

第10题:

企业需要提取折旧的资产是( )。

A.非专利技术
B.专利权
C.土地使用权
D.厂房

答案:D
解析: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对资本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也称重置投资,即为保证原有生产能力不变而进行的投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