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在不同地区有两个A、B两家工厂生产同—种产品,A工厂固定的成本为$20,000,000,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变动成本$6;B工厂固定的成本为10,000,000,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变动成本$7。该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如果该公司现在接到一个生产10,000个产品的新订单,A、B两厂的产能均有剩余,应选择以下哪项方案()A、应该选择A工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30,000利润;B、应该选择B工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40,000利润;C、应该选择A工厂进行生产,可

题目

某公司在不同地区有两个A、B两家工厂生产同—种产品,A工厂固定的成本为$20,000,000,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变动成本$6;B工厂固定的成本为10,000,000,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耗用变动成本$7。该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为$10,如果该公司现在接到一个生产10,000个产品的新订单,A、B两厂的产能均有剩余,应选择以下哪项方案()

  • A、应该选择A工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30,000利润;
  • B、应该选择B工厂进行生产,可以获得$40,000利润;
  • C、应该选择A工厂进行生产,可以比B工厂多获得$10,000利润;
  • D、应该选择B工厂进行生产,可以比A工厂多获得$10,000利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固定生产成本总数为12500元,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为2元/件,固定非生产成本总数3000元,企业今年共生产1000件。则该企业该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净利润分别为()。

A、3517500

B、1733000

C、27520500

D、3317500


答案:A

解析: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0-15=35;

      营业利润=销售额-成本=50·1000-15·1000-12500-2·1000=20500

第2题:

甲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该企业有两个工厂都能生产这种产品,其成本函数为Cl=3+2Q1+5Q12,C2=5+30Q2 +Q22。甲企业估计其短期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30-2(Q1+ Q2),请问:甲企业在各个工厂应该生产多少?其将获得多少利润?


答案:
解析:
由两个工厂的成本函数可得其边际成本函数分别为: MCl=2-l-10Q1 MC2 =30+2Q2 如图1-2所示,因为MC2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故工厂2不会生产该产品,Q2 =0,MG曲线即为总的边际成本曲线。 需求曲线即为:P=30-2(Qi+Q2)=30-2Q1,从而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图1-2两工厂产出与企业的价格决定 解得:Q1=2,P=30-2Q1=26。 此时企业的利润为:丌一- 7Q;+28Q1 -8一-7×22+28×2-8=20。 因此,甲企业在第一个工厂生产2单位产品,而在第二个工厂不生产,其利润为20。

第3题:

某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所需固定成本为10万元,产量4万件,利润率为20%,计算A产品的价格。


参考答案:(1)生产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0万+10×4万=50万元 (2)销售额=50万×(1+20%)=60万元(3)定价=15元/件 

第4题:

某产品生产的固定成本为60万元,生产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市场价格为8元。如果企业的目标是该产品每年盈利100万元,企业每年应该生产多少产品?()。

  • A、20万
  • B、25万
  • C、40万
  • D、50万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某单一产品,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含单位产品税金等)为600元、销售价格为1600元,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6000件。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 )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C.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D.生产产品的需求量

答案:A,B,C
解析:
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假定一定时期内固定成本、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都保持一个确定的量值。@##

第6题:

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

A: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B: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

C: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D: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


答案:D

第7题:

某企业生产D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20 000件,按照企业正常的市场销量,公司计划生产15 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成本为150元,计划期的固定制造成本总额为280 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计划期的固定期间费用总额为140 000元,单位变动期间费用为50元,企业管理当局确定的利润目标是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5%。
假定本年度还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2 000件D产品,单价265元。

要求:
(1)在确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时,企业决定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你认为成本基础应该如何选择,为什么?按照你选择的方法,该企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

(2)在确定应否接受额外订单时,单位价格应如何确定,为什么?是否应接受额外订单?


答案:
解析:
(1)在确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时,应采用全部成本费用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因为在此成本基础上制定价格,既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以使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全部实现。
固定成本=280 000+140 000=420 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150+50=200(元)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价-(420 000/15 000+200)-单价×5%=(420 000/15 000+200)×25%,
计划内单位D产品价格=[(420 000/15 000+200)×(1+25%)]/(1-5%)=300(元)
(2)
由于企业还有剩余生产能力,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应分担的成本中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
因此应采用变动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这里的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既包括变动制造成本,也包括变动期间费用。
追加生产2000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则: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
单价-200-单价×5%=200×25%,计划外单位D产品价格=[200×(1+25%)]/(1-5%)=263.16(元)
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第8题:

某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投入生产,但由于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公司只能选择一种产品进行生产。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不需追加专属成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为70元

B.该企业应生产丙产品

C.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5250元

D.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

E.该企业应生产甲产品


答案:ABCE
解析: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错误,剩余生产工时 x 每单位工时边际贡献=总边际贡献额,不等于7500元。


第9题:

某企业正准备投产一种新产品,研究决定筹建一个新厂,有A,B,C三种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引进国外高度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0元;B方案采用一般国产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4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2元;C方案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国产设备生产,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15元。试确定不同生产规模下的最优建厂方案。

第10题:

企业在确定某产品的最低价格时,如果资源是稀缺的,则必须考虑()

  • A、生产该产品耗用的变动成本
  • B、生产该产品耗用的固定成本
  • C、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所发生的增量成本
  • D、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所耗用资源的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