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执行的表述中正确的

题目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执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诉讼执行的根据,包括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调解书和
  • B、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
  • C、行政诉讼的申请执行人必须是行政诉讼文书确定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是行
  • D、行政诉讼的执行管辖由一审法院负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理论,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表述错误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争议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B、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
C、行政诉讼是一种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不受行政主体违法职权行为侵害的一种司法活动
D、行政诉讼在证据规则上实行被告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则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争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是否合法也属于行政诉讼审查范围,即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可以成为行政诉讼中的一并审查对象。由此可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只能被一并审查,但是不能说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2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D、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答案:C
解析:
A项,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B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外,行政纠纷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还是提起行政诉讼;D项,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中规定的被告负举证责任,与一般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同。原因在于: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负有证明自己行政行为合法的责任,且行政机关的举证能力比民事主体强。

第3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应停止执行的情形有()

A.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E.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参考答案:B, D, E

第4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行政诉讼期间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 A、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 B、原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C、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D、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C、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D、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点为行政诉讼的程序。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故选项A错误。当事人可以不申请行政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故选项B错误;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故选项D错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故选项C正确。

第6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行政诉讼法典,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
C.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条约和行政协定中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
D.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
E.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包括关于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答案:A,B,D,E
解析:
我国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就是指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单行法律、民事诉讼中可以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7题:

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经行政复议程序,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
C. 行政诉讼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D.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有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答案:B
解析:
2010年建设工程法规真题第13题

本题主要考查行政诉讼的审理。

B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所以B正确。

A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行政争议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前置只发生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如《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所以A错误。

C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因此行政诉讼不是谁主张谁举证。所以C错误。

D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所以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行政机关作出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为

B.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C.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9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执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诉讼执行的根据,包括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调解书和行政和解协议
B.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该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C.行政诉讼的申请执行人必须是行政诉讼文书确定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D.行政诉讼的执行管辖由一审法院负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执行。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所以选项A错误。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所以选项B错误。一般情况下,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第一审人民法院认为情况特殊需要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的,可以报请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也可以决定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所以选项D错误。

第10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哪些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 B、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
  • C、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 D、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