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地区2009年的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为:(1)农业总

题目

已知某地区2009年的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为:(1)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2)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3)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5)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6)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7)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8)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

  • A、生产法
  • B、收入法
  • C、支出法
  • D、产品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某设备安装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某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天,总时差为5天,设备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进度时发现该工作总时差变为-1天,则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 )。


正确答案:C

第2题:

已知某工作总时差为8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天,则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天。

A:8
B:7
C:4
D:1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27
该工作的持续时间=EF-ES=(LF-TF)-ES=16-8-7=1(天)。

第3题:

已知某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5天,允许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0天,工作历时为4天,该工作的总时差为(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A

第4题:

可以通过国内生产总与人口指标相结合计算人均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是人均GDP。()



答案:对
解析:
国内生产总与人口指标相结合可以计算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

第5题:

在某设备安装工程网络计划中,已知某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天,总时差为5天,设备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进度时发现该工作总时差变为-1天,则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 )天。

A.1
B.3
C.6
D.8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农业地区的综合化发展


参考答案:

是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各地区内部还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生产项目与之相配合。


第7题: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已知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



上述网络计划中,A工作的总时差TF1-2为( )天。
A、9
B、5
C、2
D、1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i-j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本题关键工作有CGL。①-④-⑥-⑦和①-②-⑤-⑦是平行线路,所以A工作的总时差TF1-2=15-(1+2+3)=9。参见教材P135。

第8题: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 )。

A.综合统计资料 B.基本统计资料

C.单项统计资料 D.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D

第9题:

已知某工作总时差为8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7天,则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 )天。

A.8
B.7
C.4
D.1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27
该工作的持续时间=EF-ES=(LF-TF)-ES=16-8-7=1(天)。

第10题: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

考虑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最适宜发展()。

A.小麦种植为主
B.水稻种植为主
C.生态型立体农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答案:C
解析:
从图中的不同坡度地形所占的比例看,该地应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坡度较大的丘陵面积广阔.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A、B、D错。山区必须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最适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