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团企业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题目

对集团企业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如果母子公司之间,在具体的经营活动,特别是母公司在财务上对子公司没有实质性的控制要求和能力,那么对子公司承担的贷款分类时,主要以子公司的还款能力和还款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2)如果母子公司的关系很紧密,关联度相当高,那么对子公司承担的贷款进行分类时,不仅要考虑子公司的偿债能力,更重要的还要评价母公司的状况,包括财务、经营、信用等状况以及子公司和集团其他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原则上子公司贷款的分类结果不能高于母公司贷款的类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贷款可以采用脱期法进行风险分类。

A.对自然人的零售贷款

B.对小企业的零售贷款

C.对集团客户贷款

D.对农村微型企业贷款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扑救电缆着火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1)立即切断电源。
(2)在电缆着火时,应将电缆沟隔火门关闭或两端堵死,减少空气的流通。特别是电缆竖井口等部位要作为控制的重点。
(3)为预防触电,扑救电缆火灾人员应戴橡胶手套,并穿上绝缘靴。
(4)可以用干粉灭火器,1211或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扑救,若上述灭火器不够,也可以用砂土掩盖的方法灭火。
(5)当火势很强时,使用消防灭火最有效。使用消防水时,要注意人身保护,除了穿戴胶靴、手套外,还应在水枪头上做好接地线,持水枪的手应放在地线的后边。持水枪的人应和电缆保持8~10m的距离。
(6)塑料电缆着火时会发现浓烈有毒的气体。给救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更要防止救火人员中毒,必须使用防护面具。

第3题:

银行向大型集团客户发放银团贷款,应注意防范集团客户内部管理交易及关联方之间相互担保的风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企业(应如何)编制企业使命书应注意哪些问题?要把握好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编制企业使命报告书时应包括以下问题: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是什么;企业所面对的主要顾客是谁;顾客的需要是什么;企业在未来准备朝哪个方向发展;企业文化的特点有哪些;企业的菜同价值观是什么;企业的股东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使命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规定企业的业务领域;
2.企业使命要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要能够对企业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3.企业使命要体现企业对发展、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的设计和态度,要体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5题:

企业负债管理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⑴遵守财经纪律和银行结算制度。
⑵不盲目追求负债经营。
⑶正确区分临时贷款和负债经营的关系。
⑷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
⑸充分考虑负债的合理结构。

第6题:

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应注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中国特色,有当代性三个问题。

第7题:

组建区域性港口企业集团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在一定区域内港口的密集程度是组建港口企业集团的必要条件。
(2)港口的政企分开是组建港口企业集团的前提条件。
(3)港口资产产权管理部门的支持是组建港口企业集团的先决条件。
(4)组建区域性港口企业集团必须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
(5)组建区域性港口企业集团必须以自愿、平等协商、经济合理为原则。

第8题:

建立和完善运输市场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把加快运输业发展,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运输能力作为建设和完善运输市场的一个重要目标。
(2)逐步规范运输市场的运行。一要改变运输市场的所有制基础;二要构筑运输市场的法律基础;三要培养运输市场的观念体系。
(3)建立合理的运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没有灵魂的运价运输.市场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4)加强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一是建立与完善进入市场的审查制度;二是建立与完善运输交易场所;三是建立与完善有关部门对运输市场管理的合力,尽快解决政出多门,力量分散的问题;四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监控体系,尽快形成以管理部门为核心与企业内部,社会舆论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相配套的监督体系。
(5)加强运输市场的信息服务系统。运输信息服务业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适应运输市场的客观需要。


第9题:

简述我国贷款风险分类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符合监管部门关于贷款风险分类的具体工作要求
2、不能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来代替对贷款风险的分类
3、掌握影响贷款回收的基本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
4、定期调整和修正贷款风险分类标准
5、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检查制度

第10题:

应用专家会议法进行预测,必须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1)会议前,组织者须向有关专家提供资料。
(2)应围绕预测所研究的问题全面邀请专家。
(3)专家在会议前准备好发言提纲。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4)会议人数以适宜解决预测 问题为准。
(5)会议主持者要虚心,以听取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