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

题目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l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为()万元。

  • A、200
  • B、250
  • C、300
  • D、5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专利侵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控告乙公司的产品制造方法侵犯了自已的专利权,甲应当证明乙的产品制造方法与自己的专利方法相同

B.法院可以依据专利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

C.甲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乙未经甲的许可进口该产品,侵犯了甲的专利权

D.甲为生产经营目的许诺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B
20.【答案】B 【考点l 侵犯专利权的相关问题【解析】《专利法》第61条第1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因此,A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第65 条第1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因此,B项正确.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笫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D项是错误的.

第2题:

下列情形中,侵犯专利权的是。( )

A、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销售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

B、乙公司在甲公司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且乙公司一直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销售和使用;

C、乙、公司将自己从专利权人甲公司处购买的专利产品进口至中国的;

D、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制造有关专利的。


参考答案:AB

第3题:

甲公司2011年5月14日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侵权行为 的是(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进口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A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因此,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不构成侵权行为。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
[解题技巧]使用本身并不会盈利,而且,使用者大多数是消费者,不能把广大使用侵权产品的消费者作为违法者。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自觉不自觉使用了侵权产品。

第4题:

甲于2015年1月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为:“一种产品W,包含技术特征a和b。”该申请于2016年7月1日公布。乙自2016年10月1日开始、该专利申请公布后未经甲的许可制造、销售相同的产品W,所述产品包含技术特征a和b。2018年1月2日,甲的该专利申请经审查并公告授权,授权的权利要求为:“一种产品W′,包含技术特征a、b和c。”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应当为其“在该专利授权公告前制造、销售产品W”的行为向甲支付适当费用
B.乙无需为其“在该专利授权公告前制造、销售产品W”的行为向甲支付适当费用
C.乙应当为其“在该专利授权公告前制造、销售产品W”的行为承担专利侵权赔偿责任
D.乙应当该专利授权公告后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产品W的专利侵权行为

答案:A,C,D
解析:
《专利法》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16]1号)第十八条第一款与第二款规定,权利人依据《专利法》第十三条诉请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日至授权公告日期间实施该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有关专利许可使用费合理确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时申请人请求保护的范围与发明专利公告授权时的专利权保护范围不一致,被诉技术方案均落入上述两种范围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告在前款所称期间内实施了该发明;被诉技术方案仅落入其中一种范围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告在前款所称期间内未实施该发明。该题属于上述规定所述的“申请公布的权利要求范围与授权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不一致,被诉技术方案仅落入其中一种范围”的情形。根据该规定,“应当认定被告在前款所称期间未实施该发明”,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该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选项C的行为属于专利临时保护期内的行为,不属于专利侵权行为,乙无须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综合考虑上述规定,《专利法》虽然规定了申请人可以要求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之前(即专利临时保护期内)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即享有请求给付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的权利,但对于专利临时保护期内实施其发明的行为并不享有请求停止实施的权利。因此,在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内实施相关发明的,不属于《专利法》禁止的行为。而且,乙所制造的产品也没有落入授权公告的专利范围内,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的。综上,本题答案为:A、C、D。

第5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A
解析: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详解】《专利法》第65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确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先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本题中,甲作为权利人的损失为100台*2万/台=200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甲公司201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C
BC。解析:新修订的《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A、D项未构成对该专利权的侵犯。

第7题:

甲公司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中,构成专利侵犯的是( )。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
(1)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行为仅包括“制造、销售和进口”,而不包括“使用和许诺销售”;
(2)侵害“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行为包括“制造、销售和进口”以及“使用和许诺销售”。

第8题:

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一项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正确答案:B

第9题:

甲公司2000年获得一项外观涉及专利,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该专利产品。丙公司未经甲公司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所为的下列行为,哪些构成侵犯该专利的行为?

A:使用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B: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C:许诺销售乙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D:使用甲公司制造的该专利产品

答案:B,C
解析:
这是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第三卷第15题原题,根据当时《专利法》第11条规定,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侵犯只有三种表现,即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涉及专利产品,使用与许诺销售并不构成侵权,所以当时答案为B。《专利法》修订后,“许诺销售”也构成侵权

第10题:

甲公司是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专利权人,乙公司未经授权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发现后,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乙共销售侵权产品800件,因乙的侵权行为,甲少销售600件。甲销售专利产品每件获利2000元,乙销售侵权产品每件获利1000元,乙应赔偿甲( )。

A、60万元
B、80万元
C、120万元
D、160万元

答案:C
解析:
考点:建设工程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责任。赔偿损失的数额有4种确定方法:(1)侵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知识产权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定数额的赔偿。按照(1)计算:600×2000=120万元。参见

更多相关问题